-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江地方史校本课程目录
阳江地方史校本课程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古代的两阳………………………………………………………………2
第一节 两阳人的祖先……………………………………………………………2
第二节 南疆重镇一一阳江、阳春的由来及变迁………………………………2
第三节 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位置……………………………………………5
第二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阳江 ……………………………………………8
第一节 灾难深重…………………………………………………………………8
第二节 两阳人民奋起抗争………………………………………………………9
第三节 两阳光复 ………………………………………………………………10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阳江 …………………………………………12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 ………………………………………………12
第二节 抗日救亡 ………………………………………………………………16
第三节 阳江解放 ………………………………………………………………19
第四章 阳江的经济文化 …………………………………………………………22
第一节 阳江漆器业 ……………………………………………………………22
第二节 阳江刀剪业 ……………………………………………………………26
第三节 新时代的江城人文精神 ………………………………………………29
阳江地方史校本课程
前言
阳江市辖原两阳地区(即今阳春县、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和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南疆重镇,位于广东西南,东邻江门,北达肇庆,西接茂名,南濒南海。海陵、 南鹏、青州、大镬,岛屿环列,拱卫海关。阳江自古是粤西要冲,鱼米之乡,生活着汉、壮、瑶、蛋等民族。全市面积7824平方公里, 人口210多万。阳江市倚山临海,广袤的肥田沃地,给两阳人以衣食之源;鹅凰嶂、三甲顶、 郎官山、望夫山、罗琴山、紫罗山等,纵横全境的大小山岭,给两阳人以丰茂的林木和宝贵的矿产资源;流贯全市的漠阳江,给两阳人以舟楫之便、灌溉之利。三百多公里绵长的海岸线,万顷浅海滩涂,给两阳人以发展渔业、盐业、咸淡养殖和海上贸易的有利条件。江春大地,拥有闸坡、 东平、沙扒、溪头等广东“鱼仓”;两阳山水,并列凌霄、崆峒、玉溪、龙宫等众多游览胜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 两阳人民生产劳动、生息繁衍、开拓创业、战斗革命于此,给后代留下了奋发的风尚。
1949年10月下旬两阳解放。两阳建设,一日千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改革开放以来,两阳地区充分发挥了地理、资源、人文优势,各项建设成就辉煌。1988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阳江为地级市, 阳江的工农业以及第三产业更加迅猛发展,百业兴旺,经济腾飞。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阳江人民满怀信心,坚持改革开放, 继续开拓进取,使两阳这片沃土,繁花似锦,分外娇娆。
第一章 古代的两阳
发源于云雾山脉南麓阳春县境云帘岭的漠阳江,浩浩泱泱,向东北流经云浮富林镇,再向东南入阳春县境,经阳东 、江城流入南海。阳江、阳春也因漠阳江而得名。历千百年沧桑变幻,孕育了两阳地方文化,形成了自成一格的阳江方言。此地先民是古越族(亦称南蛮)中的俚族与僚族;南朝、隋、唐时与汉族融合,同为齐民。由5世纪至18世纪经历了1300多年,直至清乾隆时土著民族已和汉人基本融合为一体了。今仅有阳春县永宁圭岗赵姓瑶族尚留,且建立了“横垌瑶族乡”。
第一节 两阳人的祖先
独石仔古人阳春县陂面镇漠阳江畔的六村岗山光水色,自然物产丰盛著名的“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就在这里。独石仔洞穴里发现的一枚旧石器晚期的“智人牙齿及大量其他古文物,证明这里是距今万年以前华南地区原始社会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初期古人类居住的重要洞穴遗址之一。华南古人类的一支一直在独石仔生活,穴居在冬暖夏凉的春江边、岩洞里。先民捞捕漠阳江里丰富的鱼类、贝类,采集山上的茎块果实,在河滩沃土上,用石铲木锄点种作物,用木栅栏驯养猪狗。他们共同劳动,无贵贱贫富之分,过着平等的生活。
新石器遗址 在巨涛滔滔的南海边,阳东的雅韶赤靓坡,海陵开发试验区闸坡的红坎头,阳西县鹅渚埠的沙岗,亦有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当时先民们过着渔猎生活,在这块宝地上开拓创业。
两阳地方山海相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异。两阳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弄潮,创造了古代文明。
两阳初属南海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度。公元前214年派军队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将史禄开凿了灵渠,勾通了湘水和漓水,接通了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