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之艺术许渊冲先生诗词译作精品赏析.docVIP

文化传播之艺术许渊冲先生诗词译作精品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传播之艺术——许渊冲先生诗词译作精品赏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 林立* 摘 要: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用汉字书写的文史典籍,浩瀚渊博,举世无双。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辉煌悠久的汉文化却鲜为世界所知。文化传播,必有其道。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古典汉诗词翻译领域里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开拓了汉文化经典传播之新渠。本文通过赏析许先生的译作精品,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美化之艺术”的翻译理论,展示许先生独具魅力的文化传播艺术, 以期促进翻译事业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 关键词:汉诗英译 赏析 文化传播 1. 引 言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交流日益深入,我们在了解和吸收各国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的同时,也应当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中国的诗、词、曲、剧是华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如何使华夏文明中的文学精品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上赢得其应有的地位?这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时代赋予翻译工作者的伟大使命。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领域独树一帜,他翻译了四十多本中、英、法三种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把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等一千多首诗词全部译成韵体英文。许先生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十字文学翻译理论。他力求传达汉语古典诗词中所特有的意境美、音乐美和形式美,使凝聚着汉字文化精华的中国优秀古典诗词得以在西方更广泛地传播;使外国人开始欣赏到醇美醉人的华夏文化,从而使之开始享有其应有的盛誉。他为汉文化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领航开路、独辟蹊径。 本文结合许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的“三美论”,撷其英华共赏,从中感悟许先生的译作在传播汉字文化中所独具的艺术魅力。 2. 美化之艺术 许先生在其译著《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的序中指出:我把中国派的文学翻译理论总结成十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阐释道:所谓“美”,指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这是根据鲁迅先生在《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不过鲁迅说的是写文章。我把他的理论应用到文学翻译上来了。所谓“化”是根据钱钟书提出的: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不过我把“化”字扩大为等化、浅化、深化这“三化”了,所谓“之”,是根据孔子在《论语》中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把知之、好之、乐之应用于文学翻译就提出了“三之论”。至于“艺术”二字,那是根据朱光潜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简单说来,“三美”是文学的本体论,“三化”是方法论,“三之”是目的论,“艺术”是认识论。总起来说,就是:“美化之艺术”。(许渊冲2001,P13-14) 许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是从他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感悟,也是他在译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赏析他的佳作,领会他是如何将精湛的古汉语诗词出神入化地转化为“三美”齐备的英语诗歌,而达到使译语读者“三之”境界的。 3. 译诗之“三美” 3.1意 美 许先生认为: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音美”次之,是第二位的;“形美”再次之,是第三位的(许渊冲1993,P12)。汉语韵律诗词是汉文化高度凝结的结晶,犹如中国的山水画意境微妙,含蓄无垠。有人说,中诗以委婉简隽胜,英诗以直率深刻胜;中诗以意境、微妙胜,英诗以鲜明、铺陈胜。(金惠康334)尽管汉英诗歌的差异如此之多,译作题材选择广泛,风格迥异,或婉约隽永,含蓄柔美,或豪放激昂,气势恢弘 ,许先生却译得得心应手,将不同的意境表现得维肖维妙。 (1)先请欣赏婉约派大师秦观的千古抒情绝唱《鹊桥仙》: 原作: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作: 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When 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 All the love scenes on earth, however many, fade. 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