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5)18国内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先进技术分析及进展.docVIP

(40-45)18国内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先进技术分析及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0-45)18国内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先进技术分析及进展

国内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先进技术及进展 罗小阳,吕胜召 (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山东 淄博 255411)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聚氯乙烯生产的常用技术,结合实际生产特点,通过对悬浮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关键词: 聚氯乙烯;生产技术;进展 Suspend PVC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Luo Xiaoyang,Lv Shengzhao (Chlor-Alkali complex of Qilu.Co.,Ltd. SINOPEC, Zibo 255411 China) Abstract: The thesis introduces simply typic technology of PVC production, and analyses deep suspend PVC advance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practical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VC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Key words:PVC; production technology;development 目前,我国的聚氯乙烯行业在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成本较高的前提下却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电石法PVC由于成本优势发展迅猛,但由于电石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家对电石管理的加强,乙烯法仍是PVC生产的发展趋势。不管是电石法还是乙烯法,根据PVC树脂的用途其生产方法主要还是悬浮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随着装置水平的提高和工艺配方的改进,四种聚合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发展方向是缩短聚合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大生产强度,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操作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在PVC生产四种工艺路线中,悬浮法以其生产过程简单,便于控制及大规模生产,产品适用性强,是PVC的主要生产方式。 我国的PVC生产技术与国外还有一定的距离,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是目前PVC生产主要的途径。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悬浮法,国内各主要厂家采用的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笔者针对悬浮法从设备、配方、工艺技术三方面分析说明国内悬浮法PVC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1 悬浮法设备进展情况 1.1 聚合釜技术逐渐成熟 近些年,PVC行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各企业力求挖掘其装置的最大潜能,实现装置产能的最大化。一些老的装置由于设备已经定型,在挖掘聚合生产潜力方面主要是一些生产技术改造,对于装置本身的设备上的修改比较少。而新建装置的聚合釜及其配套技术逐渐成熟。聚合釜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13.5 m3以下的聚合釜基本上被淘汰,30 m3釜生产的PVC占总产量的比例日益缩小[1],70 m3及其以上体积的聚合釜所占的份额日渐增大。同时这些大型的聚合釜配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进了搅拌装置,使其搅拌的剪切能力和循环次数更适合釜的特点,并且在釜内设置挡板,增加物料的湍流效果,降低了分散剂的用量,却使得分散效果有所提高;为了提高釜的比传热面积,在搅拌器和挡板中通入冷却水,传统的釜夹套逐渐向半管式夹套发展,大釜普遍采用釜顶设计回流冷凝器,釜夹套采用大循环回流水量的方式来增加传热系数,以强化换热效果;聚合釜的喷淋装置,喷涂装置以及釜底出料阀也改进不少。因此聚合釜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加上生产微机控制也逐渐采用大型集散控制系统,使得目前聚合釜的生产强度最高可达600 t/( m3·a),代表了我国PVC生产的最高技术水平。 1.2 汽提技术及设备也有改进 汽提塔朝着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现在常用的汽提塔主要有溢流堰筛板塔和无堰筛板塔,有堰塔传质传热仅在筛板上进行,在板间移动时只有传热没有传质,而无堰筛板塔在塔内一直都在传质传热。因此无堰筛板塔效率高于有溢流堰的塔,目前很多厂家采用最多的是无堰筛板塔。针对无堰筛板塔,其塔盘的设计也逐渐合理科学化,塔盘的厚度,其开孔率在实践中逐渐优化,并被纳入设计体系中;很多无堰筛板塔塔盘是整体装卸的,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设备的增大,整体装卸很不方便,目前,生产能力较大的汽提塔的塔盘,可以采用可拆卸式的塔盘。汽提塔的塔顶操作压力也逐渐从微正压操作向微负压操作发展,使得塔顶物料沸腾温度低,节约了蒸汽却提高了单体脱出效率。为了强化汽提效果,浆料经过汽提后利用重力作用进入闪蒸罐,进一步汽提,降温。而很多装置是没有闪蒸罐的,利用闪蒸槽可以使从汽提塔底出来的料温度降低10 ℃,经过汽提后的VCM降到10×10-6以下。 1.3 干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