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结题报告 运用模糊数学对鸡蛋性别的鉴定
结题报告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鸡蛋性别的鉴定
引言
出生前的性别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采用了各种办法预测性别。这一点不仅仅是在人上有体现,在畜牧业更为严重,奶牛生产者总盼望牛犊为母牛,而肉牛生产者则更希望出生的公牛,这些期望,在像牛这样的哺乳动物上还可以通过早期一些激素或B超来鉴别,而在鸡这种卵生动物上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严重影响了鸡的生产效率。
模糊数学自从1965年诞生以来由于其很好的解决了模糊概念的量化问题被广泛应用到科学的很多领域。1990年加拿大科学家Lacroix, René在Canadi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上发表文章探究模糊集的理论在育种中的应用,得出结论,模糊集的理论更具有灵活性适应性,随后美国的Spangler, Matthew L.等,Taylor, Sharon K.等也相继做了相关研究。中国扬州大学常洪教授等也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的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本项目拟依照吕志南等模式识别的方法对种蛋进行性别鉴定。
试验实施
一、种蛋的标记与孵化
1、取当天产白来航新鲜种蛋130枚,用记号笔在蛋壳上分别标号。
分别用蛋形指数仪测量短径、长径;用颜色仪分别测量鸡蛋的大头、中部、小头的L、a、b值(实际计算时用大头、中间、小头三点的L、a、b值分别计算标准差表示光滑程度,分别计为光滑度L、a、b);用天平称量鸡蛋的蛋重;用照蛋器人为观察鸡蛋蛋壳的均匀程度(以下简称气孔),并分为1、2、3、4、5这五个等级;将上述数据与鸡蛋所标号码对应记录,备用。
2、将种蛋送入孵化器进行常规孵化,分别与头照、二照淘汰白蛋、死胎等。
3、将实验所测的的数据按照吕志南等所述的模式识别的方法,利用蛋形指数(长径与短径比)、蛋重、蛋壳均匀度(分别采用人为主观照蛋鉴别和利用颜色仪测的大中小三头L、a、b值标准差的方法)数据构建特征向量,对130枚种蛋进行识别。
4、出雏前两天孵化第19d(出雏前两天,即落盘时间)用自备的尼龙网兜将鸡蛋分别隔开,并用纸片对应标号塞入相应袋中。
5、21d(出雏当日)通过解剖观察有无睾丸鉴别雌雄,并将所得数据与前期预测相比较。
二、试验数据的处理
经过孵化、鉴别雌雄,共得到82只确定雌雄并有完整鸡蛋特征资料的的鸡雏,其中母雏39只,公雏43只。
表格 1
性别 气孔 蛋重(g) 蛋形指数 L光滑程度 a光滑程度 b光滑程度 母均值 2.871 56.482 0.728 2.308 0.011 0.449 公均值 2.488 57.760 0.728 1.049 0.008 0.521 母方差 2.325 16.480 0.001 45.439 0.000 0.859 公方差 2.018 16.640 0.001 1.772 0.000 0.591
1、原始识别模型
利用原始数据,参照吕志南等等识别模型,按照台劳级数展开近似表达式
以蛋重()、蛋形指数()、光滑度L()、光滑度a()、光滑度b()、气孔()为指标构建特征向量:
规定向量对的隶属函数为:
利用最大隶属原则确立种蛋的公母并于实际相比较。
其中35枚判断正确,完全正确率为51.2%,不完全正确率(完全正确的和将公鸡判断成母鸡的)73.17%,此结果基本没有意义。
2、对原有模型特征向量的改造
1、剔除人为因素气孔这一指标,重新构建特征向量,得到新的特征向量进行判断,得到完全正确率:50%,不完全正确率71%。
2、剔除所有光滑程度的指标,我们发现,判断完全准确性为48.8.
3、分别以单个特征为判断依据得到的完全准确率分别为:气孔:54.9;蛋重:46.3;蛋形指数:46.3;L光滑程度:48.8;a光滑程度:47.6;b光滑程度:45.12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完全平均的贴近度方法对于种蛋聚类基本无效(理论上完全随机试验时完全准确率处于50%左右),需向突出特征的方向改进。
3、重新定义隶属函数(二元对比法)
利用原有数据,重新定义隶属函数为:
此时得到的完全正确率为:28%,扣除模型无法判别的正确率达47.9。由此发现,原模型不可用。
4、对原模型标准化方式的改造
将各指标标准化有利于消除量纲对数据的影响,此处利用平移极差变换法对原有数据进行标准化改造,使其都居于[0,1],公式如下: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再利用贴近度公式
判定种蛋的公母,得到完全准确率为:62.2%,不完全准确率为83%,说明如果样本来那个足够的大,可能会有现实的意义。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运用台劳级数展开的方法得到的准确率并未达到文献所报道的程度,通过改造亦不能达到可利用水平。而利用平移极差的标准化变换可能有些作用,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一步可以增加样本容量或是采用其他品种的种蛋进行验证。
收获与反思
收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