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海淀区教研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小石潭记
2013年海淀区教研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小石潭记考点
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有《黔之驴》《捕蛇者说》。 二、虚词: 1、以:A、以其境过清(因为)B、全石以为底(用)C、卷石底以出(不译或而) 2、而:A、乃记之而去(表承接)B、潭西南而望(表修饰)C、隶而从者(表并列) 三、一词多义: 1、清:A、水尤清冽(清澈)B、以其境过清(清净,冷清) 2、见:A、下见小潭(通现,现出)B、明灭可见(看见) 3、从: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B、隶而从者(跟随,随从) 4、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约摸)B、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5、差:A、参差披拂(长短不一)B、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环:A、如鸣佩环(玉环)B、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7、道:A、伐竹取道(道路)B、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8、居:A、不可久居(停留)B、居十日(过)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四、词类活用: 1、如鸣佩环,心乐之(形容词“乐”用作动词,“喜欢”的意思) 2、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近”用作动词,“靠近,接近”的意思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次作状语,“在空中”的意思) 4、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的意思) 五。内容理解: 1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2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3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Ⅰ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Ⅱ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4、从文章中找出描写潭水十分清澈的词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也有一句用游鱼写水的清澈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直接描写潭水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侧面描写潭水清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本文的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7、作者写景和物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如写鱼,先写静态“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再写动态“俶尔远视,往来翕忽”,写出了鱼的欢乐情趣。(本题也可作为赏析文中写法的精妙之处。) 8、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作者“初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后见潭水清澈,鱼在水中嬉戏,活泼可爱,心亦乐;后因周边寂静寥落无人,寒气透骨,使人心神凄凉,联想到遭受谪贬的不平待遇,引发内心的忧伤和愤闷,就离开。(用《岳阳楼记》里的话即“以物喜,以己悲”) 9、试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所在。 如开头用“闻”、“伐”、“取”、“见”、等格外准确的动词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10、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11、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答: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12、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这是静止的,将溪水比喻成蛇,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1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孤独忧伤(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心情)。这是全文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人员借调协议书模板通用版.docx VIP
- 食品配送服务方案.docx
- GB∕T 33338-2016 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捻度试验方法.pdf
- 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解读.ppt VIP
- 2025年武汉市武昌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道依茨BFM1013产品维修装配操作培训.ppt VIP
- 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S(CAD设计)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年武汉市武昌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4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解读的课件.ppt VIP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