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苏维埃政权的形势,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 性。 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是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3月3日,德国与苏俄签订,苏俄丧失了共约100万平方千米5600万人口的大片土地。列宁说它是一个“极端屈辱……不幸的和约,……我们交出了许多空间,但是赢得了使自己得以巩固的时间”。 “如果我们不在《布列斯特和约》上签字,几个星期后我们将在苏维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 思考:列宁认为缔约的优劣是什么? 简单谈谈你对签定《布列斯特和约》的看法。 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料卡片: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思考:①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 ③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①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③ :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①内忧: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②外患: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2.内容: 3.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目的: ①巩固新生的政权 ②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1920年,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土豆和小麦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1、见课本第一目最后一段第一句话。 2、它使苏维埃政府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探究一: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但它不符合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实践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的途径。 1(2000.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 2(2003.上海.15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B A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1.上述材料表明,苏俄双面临怎样的新危机? 2.结合课本知识,它是因为什么而引发的? 3.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如果你是列宁,你将怎么办? 1:农民不满,水兵叛乱,政治危机。 2.经济危机:(1)国家经济遭到破坏,濒临崩溃 (2)工农业产量下降,生活必需品缺少(3)遭遇旱灾、能源匮乏(4)粮食、原料、能源缺乏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①战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经济危机:A.产生的原因:B.表现 政治危机:A.产生的原因 B.表现 2.实施时间,标志 3。内容 探究2. 阅读课本133页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4.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