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范例――观看吴正宪老师《估算》教学课后的体会.doc

精彩的范例――观看吴正宪老师《估算》教学课后的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彩的范例——观看吴正宪老师《估算》教学课后的体会 徐州市张小楼小学 胡 莉 一、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 2、在经验积累中引入估算; 3、自主探究: ①全员参与,学生把自己的估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②展示估算多样的方法; ③集体交流,整理估算方法; ④二次反思,自我评价,优化估算策略。 4、在解决问题中,体验估算的价值。 二、几点深刻的印象 1、高超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估算教学课,吴老师没有使用教科书上的“购买门票”的材料,而是使用了自己创编的“曹冲称象”。我们对这两种材料稍加分析可以知道,无论是“购买门票”还是“曹冲称象”,学生都应该具有以下知识储备: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万以内加法估算。无论是“购买门票”还是“曹冲称象”,它们的知识的逻辑起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对知识起点相同,知识准备相同的两种教学材料,为什么要变“购买门票”为“曹冲称象”呢?这源自于吴正宪老师对估算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估算的教学意义的深入挖掘。我们透过她的这一节课,可以知道她的估算思想,在她看来:①估算是一种策略,是与精算地位相同的一种策略,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时应有计算策略的选择,究竟是“精算”还是“估算”,那就看选择哪种计算策略更有意义。②估算具有多样性,即估算不需要统一的标准,无论学生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③估算不需要统一的答案,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结果合理即为正确答案。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二次反思,调整估算方法。④估算虽是近似的算,但有时也必须具有缜密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以防“万一”情况的出现,确保估算的“安全”。如果我们现在用吴正宪老师上述的估算思想去考虑问题,结论就非常清楚了:教材不仅可以变,而且非常必要。反过来可以设想,如果使用“购买门票”的材料,学生最多只能体验到“大估”和“小估”两种估算方法。那已经给我们展现的丰富多彩的估算方法及随之而来的风趣幽默的估算方法命名,活泼生动的师生互动等让人难忘的情景恐怕难已出现,学生的收获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由此,我体会到:教材,特别是全国统编教材,一方面,由于使用者分布地域的广阔性,使用者数量的多样性,使用者个体的差异性,教材本身必须具备高度的概括性,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每一段文字,每道例题,每一张图片,每一个算式都是编者高度概括了人类知识背景下的信息点(知识点)。因此我们应尊重教材,紧紧围绕知识点,以该点为圆心,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教师的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半径来确定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受当时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教材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钻研教材,但绝不能拘泥于教材,被教材所累,教师可以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可以添减教学内容,也可以改变呈现方式,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吴正宪老师正好给我们提供一个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经典范例。 2、提出问题、直面挑战 让学生提问,那是需要相当的胆量和勇气的,谁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提出的问题本节课能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老师懂不懂,作为老师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些问题。吴老师一开始就设计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直面学生挑战:为什么估算?估算有什么用?什么时候估算?估算是谁发明的?等等,可能有的人会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老师事先安排好了的。是的,“事先设置”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中时有出现,但对于大师级的吴老师来说是没有必要这么做的。她凭着对学生的透彻了解,特别是对现在学生在估算学习方面学习现状的了解,和对教材的深刻把握,而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加上她上课时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可以说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已在她的掌握之中。事实证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是使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好奇和兴趣,进入新一阶段的学习。二是营造出了浓郁的师生互动氛围,为师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 3、娴熟的评价技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吴老师对五个同学的评价 对第一个同学的评价:当这个同学与大家一起说完了300×7的估算过程的时候,吴老师说:你还真具有独创思维呢。 对第二个同学的评价:面对精确结果,这个同学自我反思说:“我的估算已经有点那个了,要是我再凑点就好了。”吴老师接着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对自己的要求多高啊!他的估算结果已经‘那个’了,他还想凑点,就更有点‘那个’了”。她的冯巩似的幽默评价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谐。 对第三个同学的评价:“你真快!你肯定有招,等会把你的招数跟大家介绍介绍。” 对第四个同学的评价:这个同学自我评价说:“我的估算结果是1800,我把398看成了300,300离398太远了,我要是把398看成400就好了”。吴老师接着他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