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 血 病》讲稿
《白 血 病》讲稿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并在骨髓、肝、脾、 淋巴结等各脏器广泛浸润, 导致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受累器官和组织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
一、发病率:
我国1986~1988年白血病发病率的调查结果为2.62/10万。各个地区、各年代的发病率绝大多数是男多于女,男女之比约为1:1~1.6:1。随着年龄增长,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在50~69岁存在明显的发病高峰。
二、死亡率:
我国居民平均白血病死亡率:男性为2.79/10万。女性为2.23/10万。在各种肿瘤中白血病的位次和比例:男性为第六位(占3.48%),女性为第八位(占4.11%),白血病的死亡率与年龄有关,1~4岁组死亡率较高,随后有所下降,男性自45岁以后,女性自40岁以后又有所增高,至男性74岁,女性54岁以后,又趋向于减低,从各年龄组各种恶性肿瘤的构成比来看,白血病在儿童和青年的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病因学】
一、放射因素
放射诱发人白血病发生的证据,主要是来自放射工作者,医源性照射,特别是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白血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电磁场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最近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肯定证据。
已有资料证明电离辐射可引起染色体的异常和DNA损伤,从而激活肿瘤基因。
二、化学因素
1、苯与其它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有致白血病作用。
2、吸烟:嗜烟者中白血病的发病率略有增加,故目前美国已将白血病列为烟草相关性疾病。
3、染发剂:在妇女中染发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4、药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化疗药物等有致白血病的作用。
三、病毒因素
1980年美国学者从蕈样肉芽肿患者的细胞系分离出C型反转录病毒,称为人T细胞淋巴瘤病毒(HTLV);1981年日本学者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细胞系发现C型反转录病毒,称之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ATLV)。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与人白血病及淋巴瘤有关的反转录病毒。
EB(Epstein-Barr virus)病毒为线性双链DNA病毒,业已证明它与伯基特淋巴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生有关。
四、遗传因素
在一个家庭或同一家族中,发生2例或多例白血病者,在文献中常有报道。对家庭白血病的发生尚无确切的解释,但利用高肿瘤家系进行遗传学调查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国内外均有双生子患白血病的病例报道,同卵双生同时发生白血病是与同一遗传因素有关,还是胎盘内由一个双生子的白血病细胞克隆,经同一胎盘播散至另一双生子,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在婴儿急性白血病中,常有染色体异常。
唐氏综合征、范科尼贫血、Bloom综合征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也倾向于易发生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分类和分型】
法美英(FAB)分类法将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ANLL)两大类。这两大类还可分成多种亚型。
ANLL共分8型如下:
Mo(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在光镜下类似L2型细胞,核仁明显, 胞浆透明,嗜碱性。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未分化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幼红细胞的90%以上。原粒细胞浆中无颗粒为Ⅰ型,出现少数颗粒为Ⅱ型。
M2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占骨髓非幼红细胞的30~89%,单核细胞<20%,其他粒细胞>10%。
M2b(中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但以异常的嗜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其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
M4(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
M4EO:除M4型各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5%。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如果原单核细胞≥80%为M5a,<80%为M5b。
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I型+II型)≥30%。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
ALL共分3型如下:
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μm)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10月份同健现有库存价目表(只适合证照齐全企业).doc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 东莞-大朗网 》》 大朗镇政府公众 ….doc
- 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 - 湛江艺术学校.docx
- 2010第二届长沙茶业博览会暨紫砂工艺展.doc
- 2013 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 生物 化学 物理 注意事项: 1.docx
- 2012-2013全球商品采购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docx
- 2013-2018年香兰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 艾凯.docx
- 2013319 飲調報告A6B6.docx
- 2013台科大EDBA EMBA 第四屆勇渡日月潭-行前說明 - 臺灣.docx
- 2013台灣美食調酒創意遊程國際競賽報名表DOCX - 萬能科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