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杂志业健康发展的5大硬伤.doc

影响中国杂志业健康发展的5大硬伤.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中国杂志业健康发展的5大硬伤

影响中国杂志业健康发展的5大硬伤 ? 硬伤之二:政府限制新闻出版自由 杂志作为一种新闻出版物,应该充分地传播受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一种新闻出版自由。中国的新闻出版带有太浓重的政府色彩,这决定了杂志的内容不能完全市场化。 虽然目前很多与政治关联度不高的杂志,在内容上有较高的自由度,但事实上新闻出版审查在中国正变得越来越严格,离新闻出版自由的距离还很远。美国《Vogue》时尚杂志可以将总统奥巴马的夫人选作封面并介绍她的穿衣打扮,这种选题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中国杂志的封面上,而读者对政治人物的关注永远是媒体迎合市场的重要卖点。 很多人都希望打造一本中国的《Time》(时代)杂志,它会是《中国周刊》吗?亦或是《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世纪周刊》、《看天下》……中的某个?杂志人的理想回归现实,在中国政府限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条件下,读者需求和杂志内容之间永远存在一条鸿沟,无法逾越。 再看看市面上的男性杂志,无论是《男人帮》、《风度》,还是《达人志》、《他生活》,都称不上真正意义的男性杂志,因为男性读者对于美女的关注远高于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中国对于美色信息的限制也是新闻出版自由限制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做出读者想要的内容,杂志就永远不能真正走进读者心里,哪怕你是打擦边球的高手,最终还是逃不过裁判的制约。 硬伤之三:我们缺失这一代杂志人才 杂志做不出读者想要的内容,除了出版政策等客观条件,从主观上来也是一道硬伤。绝大多数杂志编辑都在闭门造车,他们缺乏对杂志定位的深刻理解,对杂志读者需求也缺少客观的认识,只会写几篇小说、散文或说明文并不能成为优秀的杂志编辑。 杂志人才的缺乏源于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与市场脱节的一种教育模式,而新闻出版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就更不必说了。美国、英国等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专门的杂志专业,每年为杂志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还有杂志业相关协会组织每月为杂志在职人员提供编辑、发行、广告等实际业务方面的专业培训,保证了杂志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一个企业的成功关键是人才,一个行业的成功同样依赖于人才。编辑是杂志的灵魂,中国的杂志编辑很多是半路出家,语言文字功底尚有欠缺,文章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一些从中文或新闻专业出来的杂志编辑,普遍缺少对市场运营方面的了解,也几乎没有机会获得专业的职业培训,只能靠自我摸索,或者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便如此,一些有过2、3年工作经验的编辑能摇身一变成为某某杂志的主编,成为香馍馍,忘乎所以。这些缺乏深厚底蕴的编辑并非个例,而是整个中国杂志业的普遍现象。不夸张地说,这个硬伤是我们这一代杂志人的硬伤。 硬伤之四:发行渠道不利杂志出版 不去看出版政策和职业素质,造成杂志编辑质量提不高,发行渠道也是重要原因。发行量是衡量杂志编辑质量的主要指标,内容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看杂志的销量。杂志销量变化能直接体现出编辑质量的好坏,但现在的发行渠道并不能及时提供杂志的销售信息,编辑缺少市场反馈和市场约束,无法根据市场变化改进内容质量。 编辑内容脱离读者需求的后果是杂志在发行渠道的滞销,发行渠道商因为不能靠销售杂志获得利润,就不得不向杂志收取进场费和推广费,这直接导致了杂志发行成本的增加。从报刊亭、机场、书店、超市、地铁……发行渠道成为杂志出版的一个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很多杂志来讲,如果无法在广告收入上得到弥补,杂志就无力进入这些发行渠道,但如果不在这些渠道中发行,又缺乏足够的依据获得广告订单。 另外,邮局仍是杂志发行的主要渠道,哪怕是自办发行最终也离不开与邮局打交道。官方背景决定了邮局的服务质量达不到市场化的要求,每月1号出版的杂志,在报刊亭提前一周就已有售,但订户可能要等到月中才能收到,邮寄过程中刊物的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杂志的订阅。 如果你的杂志需要依赖广告收入,那么当你千辛万苦终于将杂志印刷出版后,发行渠道的高成本和不畅通将是最头疼的问题。 硬伤之五:广告主对发行量已有免疫 从2005年中国官方开展发行量认证以来,无论是国新办还是BPA都无法对中国杂志市场起到实质的规范作用。究其原因,目前占据市场主流的杂志(如:《时尚》、《瑞丽》、《财经》等),正是虚报发行量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靠着杂志的品牌和名气,赚得盆满钵满。 精明的广告主对中国杂志的发行量已颇为了解,他们明知有诈却还投放广告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杂志媒体。由于杂志广告主以国际高端品牌为主,所以与国际知名杂志的版权合作被认为是杂志广告销售的突破口,如果本土杂志拥有资源优势并在业内做出了名气,也能获得广告主的认可。不过目前,大多数杂志都不具备被广告主认可的品牌和名气,有些杂志甚至做了两年多依然鲜为人知,还有些杂志也只有广告主和广告商知道,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