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大牲畜防盗设备参考
河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2015-2016年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报告书
课题名称0农村大牲畜防盗设备000
学 院0000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3-1班00
小组成员
学 号01
指导老师
撰写日期:2016年11月06日
承 诺 书
我组全体成员承诺,本项目完成过程中我组成员在王永田老师指导下完成所选课题项目,自主完成本次设计、资料查找和课题实施、成果(系统)交流研究报告撰写等工作。
小组负责人签字: 孙浩 宸
时 间 :2016年6月12日
目 录
0 摘要 1
1 引言 2
1-1 我们的“好朋友” 2
1-2 耕牛的没落 2
1-3 保护朋友,刻不容缓 2
2 课题理论 4
2-1 单片机 4
2-1-1 AT89S51 4
2-1-2 AT89S51引脚 5
2-1-3 Keil C51 软件 5
2-1-4 时钟电路 6
2-1-5 计数器 6
2-2 通信技术 8
2-2-1 调制 8
2-2-2 传输介质 8
2-2-3 解调 9
2-2-4 无线电波 9
2-3 其他器件及原理 10
2-3-1 发光二极管(LED) 10
2-3-2 电阻器及色环读数 10
2-3-3 电容器及其特点 11
2-3-4 中周 12
2-3-5 三极管 12
3 课题设计 14
3-1 整体思路 14
3-2 发射部(牲畜佩戴)设计 14
3-2-1 发射部电路设计 14
3-2-2 项圈设计 15
3-3 接收部设计 15
3-3-1 接收部电路设计 15
3-3-2 接收部安装 16
3-4 报警部设计 16
3-4-1 报警电路设计 16
3-4-2 报警装置安装 16
4 程序分析及测试 17
4-1 单片机程序设计 17
4-1-1 发射部51芯片程序 17
4-1-2 接收部51芯片程序 17
5 设备运行与讨论 19
5-1 设备运行情况 19
5-2 讨论结果 19
6 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农村大牲畜防盗设备
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在生活水平、农业生产、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与改善的基础上,对生活、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农业、智能牧业与防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其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化的内容也不断有新的概念融入。
关键词:通信 农业生产 防盗 智能化
1 引言
1-1 我们的“好朋友”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自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与生命里,土地是他们唯一的依赖。而在繁重的体力农业期间,有一个词与土地紧紧相连,有一种物成为了农民最好、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朋友,那就是牲口。
牲口,一般指大型家养牲畜,如马、牛、驴、骡等动物,又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农业生产中对牲畜体力、耐力方面要求较高,饲养成本也有限制,牛——这一吃苦耐劳,膘肥体壮的生物脱颖而出,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主张牛耕的提出是始于西汉时期,据《汉书。食货志》载: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这确实是我国史籍明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推广牛耕技术,东汉的王景、任延继续在庐江郡、九真郡推广,因而《后汉书。五行志》开始有“牛疫”的记载。这表明西汉中叶以后的一段时间,由北到南,已广泛地推广牛耕。江苏徐州、山东滕县、陕西绥德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更是生动而真实的记录。[1]
其后,耕牛更是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历来百姓的梦想生活变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有田有犁一头牛”。就连历来文人墨客也对牛做过很高评价。如现代诗人叶千华先生曾作《咏耕牛》三首,“为民服务为人勤,任劳任怨系本分。模范不是谁能做,无私奉献赞精神。”句句赞扬耕牛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
1-2 耕牛的没落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耕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逐步实行了作价到户、保本保值的责任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对耕牛生产有何促进与影响,按山区、丘陵和平畈的不同地理条件分别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目前耕牛生产情况是: 耕牛实行作价到户以后,扭转了耕牛自六八年以来连续十五年下降的局面。[2]
由于我省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耕牛的需要量很大。然而,我省耕牛数量与农田对耕牛的需要极不相适,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1982年全省耕牛存栏300.49万头,其中役牛为224.3万头。而全省耕地面积为5,577.3万亩,平均每头役牛负担25亩耕地。[3]
耕牛在农耕时代,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是可再生的农业能源,被誉为吃草的拖拉机;它为种植业提供大量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