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C语言分析平面六连杆机构和尖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参考
应用C/C++语言分析平面六连杆机构和尖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
山东大学09级机电班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平面六连杆机构:
李圣: 六连杆机构分析,单杆运动分析(AB杆),RPR II级组运动分析(CD杆),RRP II级组运动分析(DE杆),程序设计、编写与调试,书面报告结果校对。
苏海北:RRP II级组运动分析(DE杆),书面报告。
张海斌:RRP II级组运动分析(DE杆),结果校对。
邓鸿飞:结果校对。
尖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
李圣: 凸轮机构分析,程序设计、编写与调试,书面报告,结果校对。
苏海北:书面报告。
张海斌:结果校对。
邓鸿飞:结果校对。
说明:
除六连杆机构受力分析程序中高斯法解线性方程部分参考了网络上他人的写法,其他程序所有部分都为自己设计、编写、调试。没有使用任何他人的子程序。项目过程中我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自学了许多东西。编写调试环境为VC++6.0带模拟BDI绘图库。如果需要调试源代码,请安装文件夹下的graphics模拟库安装包。
目录
平面六连杆机构
六连杆运动数据文本输出程序5
六连杆运动数据文本输出程序分析结果7
六连杆运动线图程序14
六连杆运动线图程序分析结果21
六连杆受力数据文本输出程序24
六连杆受力数据文本输出程序分析结果29
六连杆受力线图程序分34
六连杆受力线图程序分析结果46
尖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
凸轮数据文本输出程序49
凸轮数据文本输出程序分析结果51
凸轮轮廓和线图程序53
凸轮轮廓和线图程序分析结果58
注意:
1、六连杆运动屏显程序、六连杆受力屏显程序、凸轮数据屏显程序没有打印出来。
2、由于各文本输出程序分析结果数据量过大,程序中使用5度为分度,打印时用了15度。
平面六连杆机构
题目:如图所示的六连杆机构中,已知l1=0.12 m, l3=l4=0.6 m, l6=0.38 m;曲柄 1 逆时针方向等速转动,转速n1=172 r/min;构件质量m3=20 kg, m4=15 kg, m5=62 kg,构件1、2的质量忽略不计;质心位置lCS3=0.3 m, lDS4=0.3 m,质心S5在点E;构件3、4绕质心的转动惯量JS3=0.11 kg·m2;该构件在工作行程时滑块5受生产阻力Fx=110 N。 求:1)曲柄回转一周过程中,滑块5的位移SE、速度υE、加速度aE及构件3、4的角速度ω3、ω4,角加速度α3、α4;2)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应加在原动件AB上的平衡力矩Mb。
六连杆运动数据文本输出程序
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lib.h
#includemath.h
const double PI=3.979;
int main(void)
{
double seta;
double n1;
double l1,l3,l4,l6;
double phi,w1,alf1,xb,yb,vbx,vby,abx,aby,vb,ab;
double phi1,w3,alf3,xd,yd,vdx,vdy,vr,adx,ady,e1,f1,vd,ad;
double phi2,w4,alf4,xe,ye,vex,vey,aex,aey,e2,f2,f3,ve,ae;
l1=0.12;
l3=0.6;
l4=0.6;
l6=0.38;
n1=172;
w1=n1/30*PI;
printf(六连杆运动分析\n\n\n);
FILE *fp;
if((fp=fopen(运动数据.txt,w))==NULL)
{
printf(Cant open this file.\n);
exit(0);
}
fprintf(fp,六连杆运动分析\n\n\n);
for(seta=0;seta=360;seta=seta+5)
{
alf1=0;
phi=seta/180*PI;
xb=l1*cos(phi);
yb=l1*sin(phi);
vbx=-l1*w1*sin(phi);
vby=l1*w1*cos(phi);
abx=-w1*w1*xb;
aby=-w1*w1*yb;
vb=sqrt(vbx*vbx+vby*vby);
ab=sqrt(abx*abx+aby*aby);
if (seta90seta=270)
{phi1=atan((yb+l6)/xb)+PI;
}
else
{phi1=atan((yb+l6)/xb);
}
xd=l3*cos(phi1);
yd=-l6+l3*sin(ph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