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2010年心肺复苏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2010年心肺复苏术

2010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 必要性 发展史 操作 我们的行动 心肺复苏术(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病因 心脏骤停 是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有效搏动的停止。多发生于冠心病(33%)和非心脏疾病。 呼吸骤停 中枢性:呼吸中枢及传导系统的损害。如脑卒中、外伤、中毒等。 梗阻性:溺水及各种原因的呼吸道异物梗阻。 公众 医务人员 必要性 CPR发展史 《圣经》:公元前800年Elijah 他走过去,使小孩平躺,然后伏于前,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手握着手,竭尽全力地口对口吹起,小孩的身体变温暖了。 《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约145-208) 救自缢死方: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并按其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 CPR发展史 1956年Zoll提出体内电击除颤法。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并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年Kouwenhoven等人发表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此三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20世纪70年代扩展心肺复苏到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是现代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CPR发展史 1966年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召开,对CPR技术进行标准化 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标准进行评价和修改 2000国际CPR和ECC指南 2005国际CPR和ECC指南 2010国际CPR和ECC指南 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 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速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 8 至 10 次呼吸)。 理由: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而且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 (VF) 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 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更改为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也就是说,只需进行第一轮 30 次胸外按压的时间,大约为 18 秒钟;如果有 2 名施救者为婴儿或儿童进行复苏,延误时间会更短)。 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心音消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血压测不出 叹息样呼吸, 间断呼吸或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紫绀 瞳孔散大固定 心电图表现 心室纤颤(最常见、90% ) 尖端扭转性室速 心脏停搏 电-机械分离 不开始心肺复苏标准 病人有不可逆死亡的体征----尸体僵硬、尸体变色、组织分解或有明显致命性创伤存在如断头,有医师证明 病人有有效的DNAR遗嘱(do not attempt resuscitation) 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如严重败血症或心源性休克已经进行了最积极的治疗,仍然恶化 由于气力耗尽而不能继续急救,因为环境会造成危及施救者,或是因为持续的急救会伤害到其他人的性命 现场抢救中不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 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 原发病、年龄、全身状况、主要脏器功能、内环境情况; 心跳骤停的地点、骤停时的心脏节律与持续时间; 复苏开始时间、复苏方法与持续时间、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对严重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 复苏的条件和复苏人员的经验等 心肺复苏的原则 立即进行(10-30秒内) 就地抢救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进行 胸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