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UP-6-空间引力模型.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EUP-6-空间引力模型

6 城市空间引力模型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 6 城市空间引力模型 主要内容: 1、单约模型 2、居住分布模型 3、双约束交通模型 4、引力模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城市空间引力模型的概念,基本掌握单约模型、居住分布模型和双约交通模型的计算公式和步骤,并将其与城市规划实际工作相联系。 重 点: 正确对单约模型、居住分布模型、双约交通模型的公式进行理解。 难 点: 三大模型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联系与区别。 6.0 前言 如何分析城市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如何分析城市公共设施(如城市商业中心、大型零售中心等选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 大型基础设施(如新机场)对其周边地区的开发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什么其他的住房和交通政策? 就业岗位的郊区化对城市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居住行为、交通方式等)? …… 6.0 前言 本世纪30年代,Reilly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进行各个城市对其周边地区零售贸易吸引范围和吸引量的研究,认为它与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和周围居民点与城市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Reilly’s Law of Retail Gravitation)。 6.0 前言 P.D.Converse发展了Reilly的理论,提出城市吸引范围的“断裂点”公式: 6.0 前言 SOCIAL PHYSICS MODEL 城市引力模型 1687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F = G(MiMj ) / (dij)2 1880年Ravenstein(英国)的人口迁移模型: T = K×PiPj / (dij)b 1970年Wilson(英国)的城市引力模型: Fij = K×(Qi)α(Qj)β/ (dij)b 1975年Clark(美国)的区域质量模型: Pm =∫d0e-bx(π2X)dx 6.0 前言 劳瑞模型是 I. S. Lowry 于 1964 年提出的,它研究封闭城市区域(对象区域与外界不存在人员流动)的前提下,定量描述各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的分布模型。 住户数和就业人数确定各交通小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嘎琳(R. A. Garin,1966)提出了劳瑞模型的矩阵形式,使劳瑞模型迭代计算更方便。 潜能(Potential):连接两城市中心线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两城市人口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J.Q. Stewart 和G. K. Zipf,1940) 6.0 前言 城市(或小区)i的能量为i与所有城市(或小区)n的相互作用能量之和 Stewart的人口潜能的概念:城市(或小区)i中的人,因城市j的人口诱发的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随着城市j的人口增加而增高,随着i、j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人口潜能: 6.0 前言 城市空间引力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城市土地使用变化、居住、工业、商业服务、道路网络等发展所产生的后果。特别可用来实验城市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后的影响,比较各种发展计划或方案,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等。 如:Garin-Lowry Model(格林劳瑞模型) 例:意大利威尼斯市中心地区规划对策研究 6.1 单约模型(The Single Constrained Model) 6.1 单约模型(The Single Constrained Model) 基本原理:来自 Oi 区的发生量是固定的,这些发生量分配到各 D 区的量是自由的,通过模型确定各 D 区的达到量。 适用范围:凡到达区的到达量没有固定约束量的情况都适用。如商业零售业布点、设施引力指数等。 6.2 居住分布模型(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Model) --单约模型的应用 6.2 居住分布模型(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Model) 例: 分区与资料收集:各区职工数、住宅数、出行时间 求参数λ 求平衡因子Ai 求上班出行矩阵Tij 模型校验(Calibration)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模拟 6.3 双约交通模型 前提: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约束 不仅各区的发生量是固定的,即 且各吸引区的到达量也是固定的,即 式中: 确保起始区i的活动发生量等于Oi 确保到达吸引区j的到达量等于Dj 6.3 双约交通模型 交通模型的求解过程(图) 6.4 引力模型应用中若干问题 6.4 引力模型应用中若干问题 6.4.3 模型的校验 寻求最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