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二、翅的构造和变异 昆虫纲除少数种类外。大多数在成虫期具2对翅。翅是昆虫的飞翔器官,对觅食、求偶、营巢、育幼、避敌等极有利。 1、翅的构造: 一般为膜质薄片,中间贯穿翅脉,用以加强翅的强度,呈三角形,有三边和三角。 三边:前缘 翅前方的边 后缘 翅后面的边 外缘 翅外面的边 三角:基角或肩角 连接身体的角 顶角 前缘与外缘形成的角 臀角 外缘与后缘间的角 此外,翅面的褶纹又把翅面划分为四个区、三褶四区。 有茎褶、臀褶、轭褶、分腋区、臀前区、臀区、轭区。 2、翅脉与模式脉相 翅脉起支撑作用,其排列方式各类昆虫中差别很大,但归纳起来仍有一定规律。 翅脉在翅上分布排列的形式次序称为翅脉的脉相。脉相是研究昆虫进化和分类的重要依据。昆虫学家为了分析比较各类昆虫翅脉的特点,便制定了1种假想的翅脉称为模式脉相,或称标准脉相。并把各种脉给以命名,用作鉴定各种昆虫的依据。 翅脉有纵脉、横脉之分,都有一定命名。 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到外缘的翅脉。 横脉是横列在纵脉之间的短脉。 翅上的纵横脉将翅面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称为翅室。四周完全被翅脉封闭的称闭室。一边无翅脉称开室。 翅室的命名是以前缘的纵脉得名。如中脉后方的翅室叫中室等。 3、翅的变异 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有些昆虫为适应各种特殊需要,发生各种变异,最常见有以下几种: 1、覆翅:翅加厚变硬如革质,仍保持着翅脉。如蝗虫和蟋蟀的前翅,休息时覆盖于后翅上。 2、鞘翅:各类甲虫的前翅,骨化坚硬如角质,翅脉消失,休息时两翅相接于背中线上。 3、半鞘翅:基部一半加厚革质,端部一半则为膜质。如椿象的前翅。 4、平衡棒:蚊蝇类的后翅,退化为小型棒状体,飞行时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5、缨翅:蓟马的翅细而长,前后缘具有长的缨毛。 6、鳞翅:蝶蛾的翅为膜质,翅面覆盖无数的鳞片。 7、毛翅:石蛾的翅为膜质,翅面布满细毛。 8、膜翅:蜂类、蝇类的翅为膜质透明。 翅的变异 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体段,前端与胸相连,后端有肛门和生殖器等,腹内包藏有内脏和生殖系统,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腹部 1-8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用以呼吸,有些种类末端有尾须,是一种感觉器官。 昆虫的外生殖器是交配和产卵的器官,雌虫的称为产卵器,雄虫的称为交配器。 雌虫的产卵器由产卵瓣组成,产卵器的构造、形状、功用常随昆虫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有些将卵产在土中,有些刺破植物组织将卵产入其中,给植物造成很大的伤害。如蝉、叶蝉、飞虱等。 雄虫的交配器由阳具和抱握器组成,构造比较复杂,具有种的特异性。在昆虫分类上常作为种和近缘类群鉴定的重要特征。 第四节 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功能 是昆虫的保护性屏障(内脏),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外来物质如病原体、杀虫剂等的侵袭; 外骨骼有保持昆虫体型的作用,体壁的部分内陷形成内骨骼,用以附着肌肉;体壁内陷还可以形成虫体的一部分器官(器官)。 营养物质的储备库,在虫体饥饿和脱皮过程中,体壁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可被消化和利用; 体壁还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接受环境刺激和分泌各种化合物而调节昆虫的行为; 昆虫的体壁是体躯的最外层组织,外骨骼。 二、体壁的构造 表皮层 底膜 底膜是皮细胞基膜下方的双层结缔组织,由胶朊纤维构成。底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能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 皮细胞层 皮细胞层是一单层活细胞层,皮细胞可特化形成腺体如唾液腺、毒腺、脱皮腺等,统称皮细胞腺。??还可特化、形成各种外长物如刚毛、鳞片、刺和距等等,以及感觉器官。 表皮层 表皮层是由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异质的非细胞层,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 表皮层: 内表皮: 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主要含有几丁质和蛋白质的复合体(粘多糖蛋白质),有弯曲和伸展性能。几丁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有机溶剂、稀酸和浓碱中。自然界只有几丁细菌能够分解。在内外表皮之中常有孔道贯穿,是表皮磨损及在表皮鞣化过程中由皮细胞补充供应所需物质的通道。 外表皮 :内表皮外层硬化而成,是表皮中最坚硬的一层。由骨蛋白、几丁质和脂类等构成,存在黑色素,颜色较暗,昆虫节间膜等柔软的外表皮不发达或不含外表皮。 上表皮: 表皮的最外层,不含几丁质,上表皮的层次依昆虫种类而不同,从内向外分为脂腈层、多元酚层、蜡层和护蜡层。 上表皮: 脂腈层:主要成分是脂蛋白类,质地较暗而有色,亦称角质精层,对极性基团有特殊的亲和力。 多元酚层:厚而疏松,主要成分是脂蛋白与多元酚的复合体,又称多元酚层。 蜡层 :主要成分是长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陈永鑫《茉莉花二重奏》吉他谱.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支持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 PowerFlex 700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 年产15万平米水泥预制板生产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BOSS效果器GT8音色.doc VIP
- BOSS GT-8中文说明书.pdf
- 医学科研方向研究进展汇报.pptx
- 地球表部圈层相互作用.ppt
- 通用汽车网络安全随机数生成规范CYS9000 -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curity.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