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复习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第四节 婴儿的气质 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1.婴儿大脑的发展 特点:先快后慢 出生时已重达350~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 6个月时已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 24个月时增加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 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 此后发育速度变慢,15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神经纤维髓鞘化。到 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 A、4 B、6 C、8 D、10 名词: 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2、婴儿身体发展 刚出生时,足月男婴体重为3.3~3.4千克,足月女婴体重为3.2~3.3千克。 足月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其中,男婴比女婴略高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生 1.胎儿期的胎动(2个月后即开始,转动头和臀,避开不良刺激)和反射活动是最初的动作 2.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有40多种 (二)动作的发展 1.行走动作的发展 2.手的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 手眼协调; 拇指与其他手指的配合 (三)动作发展的规律或原则 1.从上到下: 头部动作(抬头、转头)——躯干动作(翻身、坐、爬)——脚的动作(站、直立行走、跑、跳) 2.由近及远: 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整个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头部——躯干部——手臂和手——腿和脚 (四)动作的训练 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行走反射,进行动作的训练。 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五)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 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1)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2)动作使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3)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 (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研究婴儿感知觉的方法 1、反射行为 2、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4、视觉偏爱 定向反射: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婴儿会产生定向反射。这时个体的心率会起变化,注意力也会朝向刺激物,其他正在进行的活动立即停止。 定向反射习惯化: 同样的成绩反复出现,引起定向反射的次数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就是习惯化。 去习惯化: 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三、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感知觉是婴儿认知发展的主要内容,其发展速度最快,而且发展最早。 (一)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 (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 (四)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五)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听觉的发生和发展 1. 听觉在胎儿中晚期已经发生。5,6个月的胎儿即有听觉。 2. 新生儿已具有辨别音量、长短、方向以及频率不同的声音的能力。 它们已经产生明显的听觉反应。他们能定位声音,区别不同强度和时间的声音,而且能区分不同的音高。 3. 新生儿对人说话的声音极为敏感,对母亲的声音更为敏感,它更能改变新生儿的吮吸反应。 胎儿已经能够通过子宫壁听到妈妈的声音。 4. 应预防中耳炎,6个月~3岁是中耳炎的高发期。 儿童的听觉能力在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成年后听觉能力缓慢降低,到老年期,高频部分听力丧失较多。 (二)视觉的发生和发展 1. 在胎儿中晚期已经发生。4,5个月的胎儿即有视觉反应能力。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的视觉过程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