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P2164300方案设计
西气东输二线KP2164+300处水毁点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二○一二年三月
西气东输二线KP2164+300处水毁点
项目负责: 王生新
报告编写: 刘兴荣 董耀刚
审 核: 杨 军
总工程师: 洪嘉祥
所 长: 王得楷
委托单位:中石油西部管道酒泉输油气分公司
设计单位: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三月
资质证书及编号: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5228002)号
国土资地灾资字第(200528002)号目 录
1概述 1
1.1 任务由来 1
1.2 设计依据 1
2工程概况 3
2.1 地理位置 3
2.2 地质环境条件 3
2.3 灾害发育特征 4
3工程设计 5
3.1设计参数 5
3.2工程设计 5
3.3工程量 8
3.4工程费用估算 8
4施工注意事项与材料要求 8
4.1材料要求 8
4.2注意事项 9
5建议 10
6安全文明施工 10
6.1安全文明施工的目标 10
6.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11
7工程管理 11
7.1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 11
7.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12
7.3工程设施维护与管理 12
7.4工程保护范围的使用与管理 13
1概述
1.1 任务由来
受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委托,我所承担了西气东输二线KP2164+300处的水工设计,工作内容主要为该段管道治理工程设计。
1.2 设计依据
(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19)《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2004);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XG1-2009);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24684-2001);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24685-2001)。
2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本工点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红中村,102°3852,N37°5007,海拔1655m~1660m。工点东北方10km外为G30连霍高速。此段西二线与乌兰线、西二线并行,自北向南依次为西二线、乌兰线、西一线,间距分别为50m和30m,西二线气流方向107°。
2.2 地质环境条件
气候区分属河西冷温带干旱带,为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炎,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为:多年平均气温7.7℃,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29.5℃,最大冻土深度142cm;多年平均降雨量159.5mm,日最大降水量62.7mm。
河流所属水系为石羊河水系,汇入石羊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口水量为14.693×108m3/a,河流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因此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和季节气温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山前倾斜平原,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现为农业区,农田广布,地形平坦。
本工点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
图1 水毁灾害示意平面图
水毁灾害发育情况见照片1~2。
照片1 灾害点现状 照片2 管线处冲刷较深的沟槽 3工程设计
3.1设计参数
3.1.1岩土参数
本工点岩土性质为砂卵砾石,参照《工程地质手册》和地区经验,土体参数取值见表3-1。
表3-1 岩土参数取值表
名称 天然重度
(kN/m3) 变形模量
(MPa) 压缩模量
(MPa) 内摩擦角 内聚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砂卵砾石 21.0 40~85 20~65 32 0 380 3.1.2结构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底摩擦系数取值0.4,地基承载力取值380KPa。支挡工程抗滑稳定系数取1.3,抗倾稳定系数取1.6。
3.2工程设计
3.2.1防洪设计标准:
本次治理工程设计标准按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SY/T 6793-2010)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发布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试行)等相关规范和要求执行。本次防洪标准按50年(p=2%)一遇设计,治理工程为丙类构筑物。
3.2.2 设计参数计算
1.流量
因缺乏详实的洪水流量、最大洪水流量等水文资料,设计中无法进行河道水面线推算和洪水流量计算,只能根据明渠均匀流流量计算公式,依据实测地形、坡度等资料,由实际最大洪水位推算设计洪水流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