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师表上课概要
五、三条建议的关系 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开是关键,而亲贤远佞是核心 体会文中使人感动的句子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理解正确的是( ) A、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 B、对刘备忠贞不贰的感情 C、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恩图报的感情 A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为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句话包含有创业艰难的思想,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忠贞不二的感情,愿和他患难与共。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是铭记在心的,他把北上伐魏,统一中原视为报恩的最好方式。 包含着一种极深的感恩图报的感情。 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 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3、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作品、事迹: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两表: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一对: 《隆中对》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政。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本文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又因诸葛亮对刘备有知遇之恩,要报恩于刘禅,他真诚地辅佐刘禅,希望刘禅能够支持自己,共同完成刘备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所以文中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 在议论和叙述中, 流露出忠于蜀国、 忠于刘备父子的真 情实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原来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对陛下报恩啊 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 在疆场上舍身作战,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 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 路也。 ?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 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气概; 危急存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内不懈 外忘身 欲报殊遇 诚宜 不宜…… (正反) 第一条建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不同。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细化工公司年产2000吨间苯二酚项目申请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优秀报告书).doc
- 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pptx VIP
-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doc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4:5管理要求-5.3 安全生产信息与合规审核(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解读.pdf VIP
- 2025年河北省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过关课件:专题二十+河北乡土地理.pptx VIP
- 浙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三菱凌云系列调试.pdf
- 天基物联网卫星星座设计.PDF
- 2022水电站生产现场典型应急处置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