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化学课件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推荐.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课件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推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 ; 装置C中的试剂是 。 (2)甲方案:f接装置Ⅰ;乙方案:f接装置Ⅱ。但是装 置Ⅰ、Ⅱ都有不足之处,请你评价后填写下表。 乙 甲 缺点 优点 方案 (3)在上述(2)的评价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 案并用文字表述: 。 (4)SiCl4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章末考能特训 解题技能 6.无机框图推断题的题型及 解题策略 1.无机推断题题型特点 无机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化学学科特点,是现在每 年高考理综卷的必考题型,是将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及 简单计算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题型。在高三复习中 抓住无机推断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元素及其化合 物的有关知识,还能培养分析推理、观察思维、获 取信息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2.解题策略 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形式,均遵循这样的推断思路: 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 突破点由点到面、随时检验,注意联系、大胆假设、 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 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 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 3.解题突破口 1.特殊微粒 ①10 电子微粒:Na+、Mg2+、Al3+、NH 、H3O+、 F-、O2-、N3-、OH-、CH4、NH3、H2O、HF等。 ②18电子微粒:K+、Ca2+、Cl-、S2-、HS-、H2S、 HCl等。 ③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H、 Be、Al等。 ④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倍数 关系:Be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C最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O最外层电子数 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⑤微粒的半径:H原子半径最小,短周期元素中 Na原子半径最大(稀有气体除外),每一周期中卤 素原子半径最小。 ⑥特殊的单质:所有非金属单质中只有溴单质是 液体,呈红棕色;所有金属单质中只有汞是液体, 呈银白色,能导电;金刚石的硬度最大;金导电性 最强,其次是银、铜、铝。 ⑦特殊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其 次为硅、铝;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碳(形 成有机物)。 ⑧常见变价金属元素:铁:Fe2+、Fe3+;铜:Cu2+、 Cu+。 (4)根据特征转化关系找突破口 ①直线转化关系 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 盐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②连续氧化,氧化产物溶于水得到酸或碱的物质 有:氨气、碳、硫、钠等。 O2 O2 水 水 酸 碱 ③三角转化关系 【典例导析2】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1~20号元素中部 分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 未列出。已知C、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单质,物质J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反应②和④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⑤是实 验室制备气体C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电子式是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现象为 。 (4)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1 mol A与水反应可 生成1 mol B和2 mol C,A的化学式为 。 解析 由题知黄绿色气体单质D为氯气,反应④是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可知I为Ca(OH)2,F为氧 化钙,反应②为工业煅烧石灰石的反应,B为CaCO3。 J可用于饮用水消毒,J为Ca(ClO)2,F为CaO,K为 CaCl2。G与Ca(OH)2反应制得刺激性气味气体C, C为NH3,G为NH4Cl。由(4)可得反应方程式 A+3H2O CaCO3+2NH3↑,即可推知A为CaCN2。 答案  (2)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3)有白烟产生 (4)CaCN2 规律总结 解答推断题时要以结构特征(元素)、性质特征 (如高温置换反应——铝热反应)、实验现象(如 煮沸得红褐色溶液)等为主线,并以此为依据,找 到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根据性质的衍变关系、变 化规律和反应事实进行推理。有时也可以在审清题 意后,根据有关特征,提出假设,再根据元素结构 特征及性质特征分析是否符合题意。 迁移应用 1.(2009·四川理综,27)已知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