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思考: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4.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是因为( )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2.常见的一些消防标志: 4.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巾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D 5. 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B、关闭气源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燃烧 B 6.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 7、判断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的现象。 ②氧化反应都会引起燃烧。 ③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8、为什么酒精灯用火柴就可点燃,而煤却不能呢?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第七单元 课题1 事 例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铁丝的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木炭的燃烧 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红磷的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发光、放热、剧烈氧化 镁条的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 燃烧反应的特征: 1.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特征?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吗? 思考? 不一定。比如灯泡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时一定有火焰 B.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 不能燃烧 C. 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 D. 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D 1.点燃石头和纸条 2.点燃纸条和煤块 3.燃着的蜡烛上罩 烧杯 需要可燃物 实验 燃烧的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空气(氧气) 接触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实验7—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现 象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也没有燃烧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 ,观察现象。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现 象 一、燃烧的条件 现象 分析 水中的白磷 通氧气前 通氧气后 铜片上的白磷 铜片上的红磷 不燃烧 能燃烧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能燃烧 不燃烧 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比红磷低。即着火点低。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 C 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 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提供可燃物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燃烧可以使火箭上太空 请利用所提供的用品,以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点燃了的蜡烛。看谁想出来的方法最多。仪器:蜡烛、玻璃杯、剪刀、具支管的试管、胶塞、针筒、湿布、药匙。药品: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要求:设计多种方法,并分析哪种较方便、环保 现象 分析 第一支蜡烛 第二支蜡烛 第三支蜡烛 实验二: 燃烧一会后熄灭 烧杯隔绝了空气(氧气) 继续燃烧 具备燃烧的条件 产生大量气泡,不久便熄灭 产生的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隔绝氧气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22T 5062-2021 铁尾矿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docx VIP
- 《基于PLC的快递包裹分拣系统设计》.doc
- 静态路由及配置学习.ppt
- 2024年二级造价工程师《水利工程》试题及答案(卷2).docx VIP
- DLT 5210.1-20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全套表格最新.docx
- 2025年高考数学(通用版)第第二轮复习小题提升练10(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上石龙电站枢纽工程毕业设计成果.doc
- 精品解析:2024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VIP
- 58-《秋收起义》讲故事PPT课件爱国教育红色经典小学生初中教师高中比赛表演.pptx VIP
- 2024年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