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第四讲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的撰写
第四讲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正文)的撰写 一、论说文的目的旨在“说理论证” 二、法学语言问题 三、文风与文采 四、“新”是学位论文的生命 五、论文(正文)的写作过程 一、论说文的目的旨在“说理论证” 论说文的目的在于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出内在的实质性内容和发展规律,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 法学论文还需要从实践角度,进行广泛的社会评价:对法律目的进行权衡,对法的价值进行判断,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法学论文还应该特别注意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背景问题的理解,注意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论文要求说理准确,表述清晰,论证有力,合乎逻辑。论文要有深度与广度,文风要严谨,但篇幅不宜过大。 论文必须具备严谨的结构。结构缺少逻辑联系.doc要有条不紊,一层比一层深入。一个层次表述一层思想,一目了然。 二、法学语言问题 法学语言是一种非常严格的语言,其严格性首先表现在:所用词语要明确而无歧义,文字要练达而不啰嗦,表达要清晰,说理要准确。 法学语言的严格性还表现在,要求恰当地运用法的概念、法的逻辑、法的规范。 不说离题与多余的话,不颠来倒去,不拖泥带水。 要学会按内容或意思划分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不要占太多篇幅,一般也不要写上百字的长句。 法学论文的法言法语,要求具有准确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论辩性。 准确性应体现出用词贴切和造句恰当; 抽象性应体现在概括、简洁和精要、深刻; 逻辑性应体现出合乎逻辑、合乎事理,严密有序; 论辩性应体现在从正面论述和从反面辩驳两个方面。 三、文风与文采 1.要尽量求其平稳,不可失于夸张; 2.尽量求其庄重,不可流于花哨; 3.尽量求其含蓄,不可过于情绪化。 在论文写作中,要求论证要有根据,材料要认真核实。 但是,以上对法学论文的严格要求,绝不可使行文显得呆板或迂腐: 要切实加强文章的可读性,使之赏心悦目; 在用词遣句方面,在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下,要讲究优美; 表达要有文采,要富于活力。 四、“新”是学位论文的生命 1.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视野。 2.要能独立思考,要富于开拓与学术批判的精神。 3.应该在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尽量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学位论文的价值就在于: 能够“推陈出新”,能够对本专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所突破。 五、论文(正文)的写作过程 (一)论文的起草 1.论文起草的定义和意义 论文的起草,就是在已掌握的材料基础上,按照论文提纲的框架,写成一篇法学论文初稿。 起草的重要性: (1)起草能把自己欲论证的问题写成一篇论文草稿,并使其初步固定下来。 (2)起草能使科研工作草创初成。 2.确定论证的主题和方法 在提炼材料的过程中的三种情况: 一是同意别人的论点,但自己有独特的感受,可从新的角度补充新的理由,丰富别人的论点。 二是不同意别人的见解,可以展开争论,但必须注意忠实地引用原文,说明自己的理由。 三是受了别人的启发,在别人见解的基础上产生新见解,或者别人没有讲到,自己有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创见。 论证的主题应力求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正确,符合法理和客观规律。 二要新颖,不人云亦云。 三要直白,不要隐讳。 四是主题要贯彻始终,不能忽左忽右。 五是主题要简明,理论要深厚。 论证方法是说明主题的基本方法:立论和驳论。具体的论证方法一般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 3.起草必须对论题进行充分、有力地论证 论证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进行说理的证明。 古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4.在进行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形式 事实论证 事理论证 比较论证 因果论证 (1)事实论证 事实论证是指运用客观事实资料作为论据而展开的论证。(夹叙夹议、纵横并举、点面结合、连续排比、优劣对比、有总有分等方法) 事实论证的一般要求: 既可以用重大的客观事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典型案例等,也可以用平凡的客观事实(如一般事例、案例、数据等); 应尽可能选择运用人们知晓的客观事实; 事实材料应力求新颖,富有说服力。 (2)事理论证 事理论证是指运用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生活中的道理、哲理或名言等作为论据展开的论证。(一般的事理论证——讲清道理和引证——引证经典著作中的论述、格言、成语、警句等)两种方法) 采用事理论证应当注意做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2.doc
- [文学]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4.doc
- [文学]论文的写作要求.doc
- [文学]词汇学 课件8.ppt
- [文学作品]全省先进会计工作者候选人推荐表.doc
- [文学作品]关于编辑部推荐网址的的策划.doc
- [文学作品]化通社【激浊扬清】【一起喝液氮_就着地西泮】从液氮助燃看新闻报道与转载的注意事项.pdf
- [文学作品]对网络平台现状肤浅看法 yc.doc
- [文学作品]文莱驻华大使馆基坑工1.doc
- [文学作品]正文.doc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