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场上锻炼家长“跟班” 为孩子好就请放手.docVIP

少年场上锻炼家长“跟班” 为孩子好就请放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年场上锻炼家长“跟班” 为孩子好就请放手

少年场上锻炼家长“跟班” 为孩子好就请放手 2013年08月06日 09:09 来源:重庆日报 孩子锻炼 全家“助阵” 漫画/乔宇 8月5日上午10时,气温直逼38℃,酷夏的烈日毫不留情地散发着热量,让人迫不及待地纷纷躲进空调房。 不过,此时,在大田湾体育场的足球场边,却站着20来个人。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也有穿着时尚的年轻人,酷热的天气让他们不停地擦拭着汗水,但却没有一个人急于离开。 体育场里,正在进行针对青少年的足球训练,而场边围拢的这些人,则是孩子们的家长。 家长不惧扣工资,偷偷来围观 “那个教练怎么回事?怎么只让孩子在边边热身,还不让上场踢球呢?” “今天太阳有些大,孩子受得了吗?” “练了这么久,不知道孩子口渴了没有,也没办法给他送水。唉!” …… 站在场边,家长们还不停地唠叨着,话题当然都离不开正在训练足球的孩子们。 35岁的刘静是众多家长中的一员,她8岁的儿子陈华俊就在这里学习足球。 “今天是连续第4天了,每天都是冒着扣工资的危险,偷偷从单位跑出来陪孩子锻炼。一是觉得孩子年龄小,必须要有个大人盯着;二是因为足球训练有一定的对抗性,怕孩子受伤,我们很不放心。” 据了解,每天来这里围观的家长都不少于20人,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 事实上,大田湾体育场内出现的家长围观现象,只是青少年参加暑期锻炼的一个缩影。 在大田湾体育中心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足球场,在奥体中心和石子山体育公园的青少年暑期班里,各运动场边的休息区、围网外,每天总是挤满了陪孩子来锻炼的家长们。甚至还有不少家长在训练期间,冲进场地给孩子擦汗或送水。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在参加暑期体育培训班的孩子们中,至少有60%以上孩子每天都有家长陪同。 孩子三心二意,锻炼效果打折扣 “妈妈,我口渴了!”在大田湾篮球场,12岁的赵宇一边与其他孩子跑步热身,一边对着场边的妈妈大喊道。 听到儿子的叫喊,一直坐在休息区围观的妈妈迅速起身,快跑到孩子们的队伍里,把一瓶矿泉水递给了儿子。见此情形,教练朱渝生也只能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 朱渝生告诉记者,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要上演好多次,“有些孩子鞋带开了,要跑到场边去找家长系;有些孩子一出汗,家长就赶忙去擦;当孩子打球时,还有家长不停地叫着自己孩子的名字。” 对于这些现象,朱渝生坦言:“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们的锻炼效果和水平提高。你想,他本该专心训练时,很多的精力和目光都被场边的家长吸引了,哪有太多的心思去思考动作要领呢?有个别的孩子,练了10多天,连基本的三步上篮都没学好。” 在大田湾体育中心的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记者了解到了同样的结果。一位姓张的教练说,为了避免训练干扰,我们建议家长不要到现场观看,因为这非常影响训练效果。因为我们这里的教练和救护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孩子不存在任何的危险,家长完全可以放心。 “爱孩子,就该放开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此现象,中国教育学会体育教研部主任王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如此做法,表面看来,是为了避免孩子出现意外伤害;但从根本上来看,则是害了孩子。由于随时都能看到家长的存在,孩子们就缺少了锻炼自立能力的机会,失去了独自解决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 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认为,家长围观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是目前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一个典型缩影,“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谨慎,是体现了一种爱,但是这种爱是不健康的爱。这种爱的最终结果,是让孩子失去自理和自立能力,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将会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成为长大后依旧无法‘断奶’的孩子。” 毛振明说,作为家长,要做到真正爱孩子,就该适时地放开手,让孩子独立去参与一些事情,自己去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记者 韩成栋)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