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修订内容-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赫爱平、张雅杰PPT
●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应按已验证的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基的实际用量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三、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一)概述 ● 验证的目的: 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验证的意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 验证的必要性 理论上要求、试验结果要求 ● 验证的内容 准确性(回收率)、专属性 ●验证的类型 ▲前验证: 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 ▲ 再验证: 修订的检验方法;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 ;定期的方法验证. ●验证用菌株: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 菌、黑曲霉、枯草杆菌。 ●菌株选择的原则:代表性,普遍性,低或非致病性,标准 菌株(或该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 ●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采用适宜的方法保存。 ●菌液制备:50~100cfu/ml。 (二)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菌液的制备 1.取经37℃培养18-24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10104肉汤培养物、 生孢梭菌 64941硫乙醇酸盐培养物1ml+9ml盐水10倍稀释至10-5 ~10-7为50~100个/ml,做活菌计数备用 2.取经25℃ 培养18~24小时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体培养物1ml+9 ml盐水10倍稀释至10-5 ~10-6为50~100个/ml,做活菌计数备用 3.取经25℃ 培养1周的黑曲霉菌斜面培养物,加3~5ml盐水洗下霉菌孢子,吸取出菌液, 用标准比浊管比浊,与浊度相当后,取1 ml +9 ml盐水=10-1,逐管10倍稀释为10-4约50~100个/ ml,做活菌计数备用 ●验证方法:至少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 ●试验组 ●菌液组 ●供试品对照组 ●稀释剂对照组 ●结果判断:供试品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 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100% 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100% ●判断标准: 菌回收率均不低70% 。 (三)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 ●试验菌株:按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相应验证的菌株。 ●阴性对照菌株:设立阴性对照菌是为了验证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专属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梭菌用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大肠菌群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采用适宜的方法保存。 ●菌液制备:10~100cfu/ml。 ●验证方法:试验组 阴性菌对照组 ●结果判断:试验组应检出 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 (四)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处理方法 ●中和法 ●培养基稀释法 ●薄膜过滤法 ●离心沉淀法 ●联合方法 四、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示例 银翘解毒片-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规法) - 试验次数 供试品浓度 回收率% 试验组 稀释剂对照组 1 1:10 92.5 96.3 2 1:10 90.1 94.4 3 1:10 91.1 93.3 银翘解毒片-大肠埃希菌(常规法) - 试验次数 供试品浓度 回收率% 试验组 稀释剂对照组 1 1:10 91.8 97.9 2 1:10 89.8 94.4 3 1:10 90.1 96.7 银翘解毒片-白色念珠菌(常规法) - 试验次数 供试品浓度 回收率% 试验组 稀释剂对照组 1 1:10 91.5 94.9 2 1:10 92.3 96.2 3 1:10 91.5 97.1 银翘解毒片-黑曲霉(常规法) - 试验次数 供试品浓度 回收率% 试验组 稀释剂对照组 1 1:10 92.5 95.7 2 1:10 91.4 98.3 3 1:10 90.8 96.9 银翘解毒片-枯草杆菌(常规法) - 试验次数 供试品浓度 回收率% 试验组 稀释剂对照组 1 1:10 13.1 96.9 2 1:10 15 90 3 1:10 9.7 93.5 200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修订内容 辽宁省药品检验所 赫爱平、张雅杰 2005年5月 一、2005年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修订情况 二、2005年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修订情况 三、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一、2005年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修订情况 (一)、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制订原则 2000年版:细菌数、酵母菌数和霉菌数按剂型制订;控制菌(致病菌)按给药途径制订。 2005年版:均按给药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栏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及答案.docx
- 跨学科实践活动0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件+设计(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答案.pptx VIP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PPT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pptx VIP
- 外研社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综合教程B2U4 iExplore 2.pptx VIP
- 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中英对白剧本.pdf VIP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计算小达人3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x
-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