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 GINA指南解读.PPT
新指南,新理念——2014 GINA指南解读林勇 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4 年5月,GINA指南新鲜出炉新指南,新特征更新了哮喘定义,强调其异质性特征,不断变化的症状及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是哮喘定义的核心要素强调了哮喘的确诊,以减少哮喘的治疗不足和过度治疗,添加了包括已接受治疗的特殊人群如何确诊的具体指导提供了评估症状控制和不良预后风险因素的实用工具(该概念在GINA 2009中提出)提倡哮喘综合管理,承认ICS是基石,同时提供了基于患者特征、可变风险因素、患者喜好等的个体化治疗框架强调在升级治疗前使现有治疗方案的获益最大化,如正确的吸入技术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哮喘恶化的连续管理,早期撰写哮喘自我管理的书面行动计划,在必要时通过初级保健管理和急性护理改进哮喘管理并随访 GINA updated 2014.哮喘的定义和诊断哮喘新定义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其定义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该定义基于共识达成,考虑的是典型哮喘的特征,同时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区别。GINA updated 2014.指南定义的哮喘典型症状下列特征为哮喘典型症状,如果存在,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超过1个症状(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尤其在成人患者夜间或早晨症状常常加重症状表现和强度随时间变化症状是由病毒感染(感冒),锻炼,接触过敏原,天气变化,大笑,或刺激物如汽车废气,烟雾或强烈的气味触发下列特征提示哮喘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可能性低:无其他呼吸道症状的单独咳嗽长期咳痰气短伴有头晕,头昏目眩或外周刺痛(感觉异常胸痛运动性呼吸困难伴吸气噪音GINA updated 2014.哮喘初始诊断流程患者存在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是典型的哮喘症状吗?否是详细的病史/哮喘急性发作病史/急性发作支持哮喘诊断吗?进一步了解病史和检查以改变诊断确定改变诊断吗?临床紧急情况,不像其他诊断否是检查肺活量/PEF结果支持哮喘诊断吗?否重复上述流程或安排其他检查确定哮喘诊断吗?否是否ICS和按需SABA经验性治疗评估治疗反应1-3个月内进行诊断性检查是是对更可能诊断哮喘的患者,考虑试验性治疗,或进一步调查治疗哮喘基于其他诊断治疗GINA updated 2014.已接受控制药物治疗者的哮喘诊断当前状态确诊哮喘的步骤变化的呼吸道症状和可变性气流受限确诊哮喘。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审核控制治疗药物变化的呼吸道症状,但无可变性气流受限停用支气管扩张剂后(SABA:4小时;LABA:12+小时)或有症状期间,重复支气管扩张剂检查。如果正常,考虑其他诊断。如果FEV170%预测值:考虑支气管激发试验,如果阴性,考虑降级治疗,并于2-4周后再次评估如果FEV170%预测值:考虑升级治疗,3个月后再次评估症状和肺功能。如果对治疗无反应,恢复以前治疗同时转诊患者以进一步诊断和检查。很少有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正常,且无可变性气流受限停用支气管扩张剂后(SABA:4小时;LABA:12+小时)或有症状期间,重复支气管扩张剂检查。如果正常,考虑其他诊断。考虑降低治疗:如果出现症状且肺功能减退:确诊哮喘,升级治疗至以前的最低有效剂量如果在最低控制药物治疗阶梯症状和肺功能无变化:考虑停用控制药物,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至少12个月持续呼吸急促或固定的气流受限考虑升级治疗,3个月后再次评估症状和肺功能。如果无反应,恢复以前的治疗并转诊患者以进一步诊断和检查。考虑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GINA updated 2014.哮喘评估新指南调整了对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GINA对成年人、青少年和6-11岁儿童哮喘控制的评估A. 哮喘症状控制哮喘症状控制水平过去4周,患者存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日间哮喘症状2次/周?是 □ 否 □ 夜间因哮喘憋醒?是 □ 否 □无存在1-2项存在3-4项 使用缓解药次数2次/周是 □ 否 □ 哮喘引起的活动受限是 □ 否 □B. 哮喘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未来风险)在诊断时和之后定期评估风险因素,尤其对经历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开始治疗时、控制药治疗3-6个月测定FEV1,记录患者最佳肺功能,之后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改变:当前临床控制——更名为哮喘症状控制,症状控制评估中去掉了肺功能评估,仅将肺功能作为未来风险的危险因素GINA updated 2014.哮喘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未来风险)(ICS治疗不足是重要原因)潜在的可改变哮喘急性发作独立风险因素未控制的哮喘症状 过量使用SABA(1ⅹ200剂量灌/月) 不充分的ICS治疗;未处方ICS;依从性不好;不正确的吸入技术 低FEV1,尤其当60%预测值时重要的心理和社会经济学问题 吸烟;如果是过敏性哮喘暴露于过敏原 并发症:肥胖、鼻窦炎、确诊的食物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