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核磁共振PPT
1
核磁共振波谱法
最早美国两所大学1945年同时发现NMR。哈佛的Pacell和Pound发现石腊质子有NMR现象,斯坦富大学的Bloch和Honson发现H2O中质子有NMR,且Pacell和Bloch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1953年第一台仪器商品化,当时仅30MHZ,现已有700MC的仪器(MC越高,分辩率越高)。至今60多年发展中,这门学科共12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2
第一节 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的光谱分析中,⑴除荧光分析外,均为吸收光谱,今天开始学的NMR亦是吸收光谱; ⑵除原子吸收,其余均为分子吸收,所以NMR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一 . 产生
二 . 与Vis-UV,IR比较
3
一 . 产生:
4
NMR谱获得方法有两种:
⒈ 扫场:固定照射频率υ,依次改变磁场强
度H0——常用之
⒉ 扫频:固定磁场强度H0,依次改变照射
频率υ0
5
7
主要部分:
磁铁:提供稳定的高强度磁场
H扫场线圈:附加磁场,可调节
D接收线圈:接收产生感应电流
R照射线圈:与外磁场H0垂直60兆,90兆…
兆数越高,图谱越精密,易
解释。
注:三个线圈互相垂直,互不干扰。
8
二. 与Vis-UV,IR比较:
都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Vis — UV
IR
NMR
λ照
200-800 nm
4000 -400 cm-1
(无线电波)
10cm-100m
跃迁
类型
价电子跃迁
振动-转动
能级跃迁
原子核能级
跃迁
信息
骨架信息(有无π键)
官能团
精细结构
9
例: CH3CH2OH
NMR有1H,13C谱。
特点:灵敏度高,不损坏样品。
1H提供三个信息:
⒈氢分布(分子中处于不同环境的氢的数目)。
⒉质子类型(分子中各个H的化学环境. )
⒊核间关系(每个H相邻基团的结构)
13C提供碳的骨架信息。
教学大纲要求仅学习H谱。
10
第二节 基本原理
核的自旋特征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若I0有自旋现象
产生磁矩。
原子序数偶 自旋量子数I=0
质量数偶数
原子序数奇 自旋量子数I=1
原子序数奇
质量数奇数 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
原子序数偶
一. 原子核的自旋:
11
表1 各种核的自旋量子数
质量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
自旋量子数
例
偶数
偶数
0
12C、16O、32S
奇数
奇数
1/2
1H、19F、31P、15N
3/2
11B、79Br
奇数
偶数
1/2
13C
3/2
33S
偶数
奇数
1
2H、14N
12
12C、16O等I=0,无自旋现象,磁矩为零,无NMR信号。
1H 、13C 、19F等I0其中,I=1/2是主要讨论象。
I≠0,自旋产生磁矩,其核磁矩用µ表示。由右手法则可知磁矩的方向;而大小取决于自旋量子数和磁旋比γ0。
µ= I(I+1) • γ2 • h/2π
13
二.能级分裂
把原子核放在磁场中,核磁矩有2I+1个取向。每一个取向代表一个分裂的能级,而每个取向的核磁矩在外磁场方向z的投影µz为:
µz=m · γ · h/2π
(m—每个取向的磁量子数.m=I,I-1,…-I)
14
例:放入磁场中,I=1/2,有21/2+1=2取向。
Z—外磁场方向H0
m=1/2 µ与H0同向,顺
磁场,能量低
m=-1/2 µ与H0反向,逆
磁场,能量高
15
E = - m ·γ· h/2π· H0----分裂能级的能量
E1= -1/2m ·γ· h/2π· H0
E2= -(-1/2)m · γ · h/2π · C
= 1/2m ·γ· h/2π· H0
ΔE= E2 - E1=γh/2π· H0
由上式可知: H0越大,ΔE越大,NMR谱越清晰
16
三.核的进动:
P154图17-4,17-5
17
进动:原子核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自旋轴绕回旋轴(磁场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