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价与反思晚清温州维新知识群体-CUHK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三年八月號 總第 17 期 2003年8月30日
評價與反思:晚清溫州維新知識群體 *
⊙ 劉練軍
晚清溫州出現了一批在全國頗有影響的維新志士,他們的維新思想在當時維新浪潮中思想氣
質獨特、鮮明,鼓舞、推動了維新運動在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他們在維新方面的躬
行實踐取得了惠及至今的成就,為其他省份和地區維新實踐之舉行做出了表率。具體地說,
這批志士主要有孫衣言、孫鏘鳴、黃體芳、孫詒讓、宋恕、陳虬 、黃紹箕、黃紹第、黃慶
澄、洪炳文、金晦、陳黻宸、池志瀓 、宗源瀚等人。以整體而論,這一維新知識群體還處於
歷史的塵封中,他們的維新思想及實踐活動還未被後人爬梳整理、認識評價,像塊「處女
地」。筆者既然已從整體上對之進行了淺層次的梳理、開墾1 ,索性就不顧淺陋,把它置於寬
視界的微觀「維新」話語和遠距離的宏觀歷史語境中對它進行最後的透視──評價與反思,
以就正於方家。
可以說,一部人類的歷史也就是人類不斷進行「維新」以適應時事進步發展要求的歷史。但
作為中國近代史研究話語中的「維新」,則又非普遍的一般意義上的維新。它特指十九世紀
四十年代英國以堅船利炮撞開中國的大門後,中國有識之士為「家」「國」計而倡導、踐履
的從器物到制度進而到文化觀念漸次進行的變法改良。從前驅先路的魏源、馮桂芬到進入高
潮、改良維新思想成熟並全面啟動的康有為、梁啟超,這一過程歷經半個世紀。不論是十九
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早期維新思潮,還是接著而起的戊戌維新運動,在溫州知識群體中都能找
出有時代影響力的代表性人物。前者,如陳虬等;後者,像宋恕等。不但如此,我們還可以
列出足夠多的證據表明陳虬曾作為領袖戊戌變法的康有為的夥伴,對康產生過不容忽視的影
響。
與宋恕、孫詒讓對古文經學頗有研究,並從中發掘出變法維新的理論資源不同,陳虬是從今
文經學起家的。一樣的今文經學變法理論根源,讓陳虬與康有為彼此相吸、志同道合。1898
年春,因會試至京師的陳虬 ,與康有為同發起成立「保國會」。眾多的資料顯示,陳康此時
相當地接近,甚至康有為在京的主張變法活動,都頗依重於陳。被陳虬稱為「子最知我」的
利濟事業上的同事池志澄,在《陳蟄廬先生五十壽序》中說:「先生(指陳虬──引者注)
以公舉赴都,與海內志士上書首倡保國。」陳虬利濟醫院的弟子楊逢春在《憶先師陳虬》中
說:「京裏有集會演說,康就叫我先生講。」陳虬的另一位弟子則指出:「康有為、梁啟超
等議開強國會,要先生屬草稿上書,定章程,二公皆自為勿及。」2孫詒讓甚至認為,康有為
是受到陳虬的哄騙才導致變法的失敗。3不管我們對上述資料應給予多大的信任,但歷史事實
是不容變更的。那就是康有為當時的大多數變法主張陳虬早在幾年前就提出過。而在戊戌變
法高潮來到的前夜,陳虬人在京師,參與了倡導、組織成立保國會活動,並在保國會上慷慨
發表演說等都是客觀事實。此時在京的陳虬頗為活躍,還表現在召集浙籍在京舉人組織保國
會浙江分會──保浙會。同時,他還上《呈請總署代奏摺稿》,指出「利不外溢則富,權不
4
旁掣則強,必使人人有保其身家性命之權,而後國家可收其臂指腹心之效」。 陳虬的上述活
動,足以說明在變法維新高潮到來時,溫州知識分子並未游離於維新宣傳、鼓動之外,相
反,而是在積極地參與、籌劃,對戊戌維新的深入開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發揮了相當的影
響力。
作為早期維新思想家的重要代表,陳虬把同時代的思想家如王韜、馬建忠、薛福成、鄭觀
應、陳熾等改革君主專制制度的政治改良要求以最為明白的語言表達出來──「泰西富強之
道,在有議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5 陳變法維新理論著作如《經世博議》,被收
錄在陳忠倚編的《皇朝經世文三編》,而1893年12月他出版的八卷本《治平通議》,被看作
是社會改革與變法維新的重要思想文本,迅即受到了上層社會的重視。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之
洞「見陳氏《通議》而大悅,渴欲接洽」。6梁啟超將此書列入《西學書目表》。陳虬聲名因
之而雀起,成為維新派的一面旗幟。與之相輝映的是,宋恕的變法維新綱領《六字課齋卑
議》以其驚世駭俗「開風氣之先」的改革主張而令人刮目相看。李鴻章、張謇、黃紹弟、王
韜、梁啟超、譚嗣同、章炳麟、俞樾、王修植等等都讀過宋氏《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