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支出管理》课件 14 公共财政与三农问题
公共支出分析 第十四讲 公共支出管理 第十四讲 公共财政与三农问题 2010年春 “三农”有哪些问题 农业: 农产品生产数量(粮食安全) 农产品质量(品质和质量安全) 农村: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 生态环境(生态、村容村貌) 农民: 经济福利(收入、消费水平) 政治权益(民主、法治) 农业的基本含义 内涵:农业是人类培育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外延:种植业(狭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业的特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产值、就业)是一条客观经济规律 中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中国农业在全国就业的比重下降 农业的特征 尽管份额下降,而农业依然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数量更大、质量更优农产品的需求, 说明“小”的农业承载“大”的国民经济,农业的地位不是变低,而是更重要了。 同时,农业又是弱质产业——自然灾害、产量的不确定性。 粮食总产发展(亿吨) 粮食总播种面积:大幅下降(亿吨) 我国的粮食产量 自1998年达到5.12亿吨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下降,2003年跌至4.3亿吨,产需缺口超过1000亿斤。 尽管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增收,2007年达到5.015亿吨,但粮食产需缺口仍然很大,约220亿斤。 2007年消费粮食约10250亿斤,其中居民口粮消费约5300亿斤,饲料用粮约3300亿斤,工业用粮约1400亿斤,种子用粮约230亿斤。 未来: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农产品需求增加:持续、刚性、不可逆 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每年1% 工业发展对原料的需求:棉花、燃料酒精、制药工业等 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农药残留与兽药残留 动物疫病:禽流感 未来:生产发展面临挑战 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 水资源:数量减少、水质下降(污染) 生态: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灾害严重 科技:有进步,仍不足 科技贡献率仍低 作物与畜牧效率(单产水平)不高 基础设施:有改善,仍薄弱: 机电排灌面积不到30% 水土流失严重 有机质含量下降 抗灾能力弱 农民:文化素质低 农民问题:谁是农民 根据统计年鉴,2006年底,我国人口13.14亿人,其中城镇居民5.77亿,农村居民7.37亿。 农民工:1.2-1.4亿;连同家属近2亿 城乡人均收入(元/人·年) 不同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差别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增长率 * 以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年增长率绘制 农民收入问题 总体水平低。 3587元(2006年) 人均收入不到683元的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 人均收入683-958元的低收入人口:3550万。 城乡收入差距大。11759:3587=3.28 地区之间差别大。 增长速度变慢。 农村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大 基础设施 饮用水、电、公路、电话、污水处理 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中央的支农理念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003年初,胡锦涛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 “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中央的支农理念 在发展战略上,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中央的支农理念 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2004年,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 “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进一步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支农立法 2002年底,修订了1993年通过的农业法。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 修订后农业法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粮食安全 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 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 保护农民权益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衔接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TV-手机电视说明文档.doc
- WWW信息服务与信息搜索培训课件PPT.ppt
- XMLSocket通信服务器的设计规范.doc
- X市X化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doc
- Young People Safe Online – Year 7 lesson Plan.doc
- [9月工业]特殊因素放大经济减速现象.doc
- [原创]信息化管理与管理机构.doc
- übung Protein Function Prediction.doc
- “220效率法则”的组织人力资本管理制度.doc
- “I Believe the Word That is Used is.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