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史纲要重点大题
时期纲领性质评价启示、教训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农民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1.从根本上否地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2.所设想的绝对平均主义方案和社会生活图景是不可能实现的,具有空想性1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具有局限性2在半半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性,但若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单纯农民战争是无法完成双反的历史任务的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1是一个比较完整但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2“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1必须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2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能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1931 土地革命《井冈山土地法》是一条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得到解放,极大的调动了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必须坚决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土地改革运动《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及半封建的剥削的土地制度,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使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得到解放,翻身做了主人,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必须以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武器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 是中国革命的发展需要,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要求1必要性(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军阀割据混战;中共认识到结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2可行性(条件):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认识逐渐加深;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一致的,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新特点:1在日本全面侵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党始终没有公认的共同纲领和具体组织形式 2统一战线中,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 3关于如何抗战,两党存在重大原则分歧,使统一战线存在深刻的矛盾和复杂的斗争相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都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3)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不同点(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不同: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是北洋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5)合作的阶级基础不同:前者是民族资产智跑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6)作用和结果不同: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为什么抗战结束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针在中国仍然行不通?(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其软弱性和妥协性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没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2)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实践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式行不通的。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在历史和实践基础上的正确选择国民政府始终坚持一党独裁专政,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第三路线”无法实现,同时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①政治因素第一,苏联在二战中作为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主力,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第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第三,广大人民对和平、民主、团结的渴望;第四,国民党继续坚持一党专政,压迫民主人士;第五,抗战胜利后存在国民政府、共产党和民主人士对于政府的“三条路线”;第六,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受到广大人民、各民族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②经济因素抗战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大肆接收日伪财产,趁机剥夺广大人民的合法财产,滥发法币,经济濒于破产;而解放区,共产党采取经济建设、统战路线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