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模块 绪论 初识三涯 (16学时)
生涯、职涯和学涯 只有厘清了生涯的涵义、维度和目标,对职涯的考虑才是有底蕴、可深远、具张力,裨益人生的; 对于生涯,职涯的规划、设想,只有落实于学涯,方显务实可行! 三、学涯——我的大学 (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规划) 视频:川大毕业生 /v_show/id_XNzAyNjI2NTI=.html 四、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一、结构取向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罗伊的亲子影响理论 鲍丁的心理动力理论 目前有关生涯选择和发展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 结构取向理论和过程取向理论。 过程取向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 克内菲尔坎姆、斯列皮兹的认知发展理论 其他理论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金斯伯格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目前有关生涯选择和发展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类:结构取向理论和过程取向理论。 四、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 1 职业选择理论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 2 职业发展理论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锚理论 3 职业决策理论 克郎伯兹的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4 其它理论 -罗伊 人格发展理论 -鲍丁 心理动力理论 -金斯伯格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四、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 理论要点(概念) 结果与应用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个人特质、工作因素、匹配 对应/就业 霍兰德理论 人格类型、环境类型、适配性、一致性、区分性、身份确定 适配性、满意度/就业 工作适应 理论 能力、能力要求、需要、奖励(增强系统)、满意、令人满意、人与环境一致 满意、工作适应、任职时间/发展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命阶段、发展任务、自我概念的实施、生活角色、职业成熟度 职业发展、生活角色、适应 社会学习 理论 遗传天赋,环境条件,工具性和联结性学习,任务取向的技能 职业选择 信息加工 理论 金字塔模型、CASVE循环 职业变化决策 破冰 —— 分组 —— 承诺 —— 行动 作业: “幻想十年后的自己” 设想未来十年在不同的生活角色上,你要完成的事情或目标是什么?你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十年里个人和社会可能发生的变化,你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以及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或梦想。 ※ 我十年后生活型态的描述: (1)我十年后婚姻状态是 □已婚 □未婚 □其它 _____。 (2)我十年后家中成员有子女 _____ 人 □父母同居否 其它 _____________。 (1)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______________。 (3)我十年后居住的场所周遭人群为何______________。 作业: “幻想十年后的自己” ※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含读书)的描述: (1)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十年后从事的工作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十年后从事工作的场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十年后工作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 ______________。 (5)我十年后工作的场所周边人群为何 ______________。 ※我十年后典型的一天描述: * * * * * *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各小组推选组长。 2、5分钟内就“为什么上大学”进行小组讨论,并推选一名发言人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宣读。 3、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各发言人给予鼓励和表扬。 视频来源:/v_show/id_XNzAyNjI2NTI=.html 《理想与现实》 课程课堂调查 (三)看看现在——困惑和迷思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 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 ——金树人 教学目标 知识: 理解生涯、职涯、学涯的涵义。 技能: 能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及流程。 理念: 树立生涯发展的自立、平衡意识及学涯发展的转衔、预备意识。 一、生 涯 (一)生涯的长度 单向、不可逆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而随无涯,殆已。” ——庄子 一、生 涯 (二)生涯的宽度 “生涯宽度”是与人生角色的多寡有关的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