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吉林省双辽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作文:属对(一) 第1-2课时.pptx

[中学联盟]吉林省双辽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作文:属对(一) 第1-2课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吉林省双辽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作文:属对(一) 第1-2课时

本课第1-2课时 累计25,26 课时 本课课型 指导课 作文:属对(一) 主备人:赵凤珍 备课组:语文组 副 备 人:段玉奎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2.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 1、掌握“对联” 的基本结构,并能按要求对出简单的对联。 2、从对偶句练起,循序渐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联是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使之焕然一新。 对联的基本结构。 当堂练习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写作指导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提问“对联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2、“对联”起源于何时?发展?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写作指导 “对联”的基本结构形式?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平仄相谐。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当堂练习 具体见教材 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搜集有关“清明和“端午”的对联。 板书设计 “对联”的基本结构形式 一是字数要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 三是结构相称 四是节奏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六是内容相关 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由于对学生了解不够,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教学之中。正是因为有遗憾有距离,才更让人不忘探索不懈追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将“不走寻常路”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不拘泥于教案的流程,有变化;不局限于课文的本意,有延伸;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有张弛;做一个课堂教学的有心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