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商银行鹰潭分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问题
工商银行鹰潭分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问题
2.鹰潭市小企业贷款现状
2.1鹰潭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1.1综合情况
鹰潭,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早有世界铜都和道都的称号。在1864年被设立
为鹰潭镇,1983年成功升格为省辖地级市。当前所辖地区包括贵溪市、余江县、
月湖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鹰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信江新区,一共有
33个乡镇和11个街道办事处,面积为3556.7平方公里,拥有130万人口。鹰潭
已经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和国
家园林城市。
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首先是在3400多年前就是江南重要的制陶基地和陶器
流通要地,古越族人在鹰潭辖内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二是道教创始人张道
陵最终选择在龙虎山潜心修炼,使得鹰潭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三是位于贵溪
的“象山书院”由我国宋代陆九渊创办,为南宋时期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具有悠
久的历史,对当地的文化传承举足轻重。四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虎山位
于鹰潭境内,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是鹰
潭市打造国家级旅游城市的一把“利剑”。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鹰潭“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湖之咽喉,阻信江
之门户”,是华东交通重镇以及江南交通枢纽,素有“六省通衢之埠”和“兵家
必争之地”之称。浙赣、皖赣、鹰厦和已经运营的沪昆高铁4条铁路干线在此纵
横交汇,国道、高速、高铁四通八达,横贯鹰潭境内,是江西省与周边省市的重
要连接线。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在路过鹰潭时曾称赞“鹰潭是个好口子”。
工业发达,流通活跃。鹰潭是我国新兴的铜业、能源、化工基地,拥有亚洲
第一、世界第二的世界500强铜冶炼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全国四大磷胺
复合肥生产企业之一的江西六国化工有限公司、华中骨干火力发电企业贵溪发电
厂、全国最大的银矿贵溪冷水银矿。近年来,鹰潭市围绕“决战5000亿,实现新
跨越”的目标,重点发展以铜产业为龙头,以水工、节能照明电器、机械装备制
造等传统产业为补充,以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创意制造等新兴产业为发展方
向的“1+6”特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鹰潭市遵循省委“发展升级、小康
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
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牢抓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
促发展、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围绕做好铜产业、旅游业、物流业三篇文章,全力
打造“绿色铜都”、“中华道都”、“田园新城”,开创了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
谐鹰潭新局面。
2.1.2经济运行情况
(1)总体概况
2013年年末,鹰潭市常住人口为1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6万人,其
中城镇人口为6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2.73%,比上
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全年鹰潭辖内出生人口为1.5万人,人口出生率继续保持
稳定的增长态势,具体为13.10‰;死亡人口为0.72万人,死亡率低于出生率,
具体为6.29‰,保持了良好的自然增长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1‰。经济保
持平稳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
第一产业增长最低,增长率为4.5%,经济增加值绝对额为44.55亿元;增长最快
的为第二产业,增长率达到11.6%,经济增加值绝对额为346.37亿元;第三产业
经济增加值为162.55亿元,增长率居中,具体为9.1%。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优化,由上年的8.6:63.4:28.0调整为8.0:62.6:2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分别为3.6%、72.1%和24.3%。人均生产总值48542元,增长9.9%,按年均
汇率折算为7838美元。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92.65亿元,比上年增加13.31亿元,增长16.8%,增幅
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66.13亿元,增长12.4%。
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85.58亿元,增长17.1%,过亿元的乡镇达到7个。全年税
收收入达到74.37亿元,增长32.6%;其中增值税28.30亿元,增长48%;营业税
16.04亿元,增长18.7%;企业所得税8.19亿元,增长18.2%。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新增转移农村
劳动力2.03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上涨2.7%,涨幅较上年提高0.2
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5%,涨幅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服
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2.8%,涨幅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
格大部分上升,仅有交通和通信类下跌,涨幅领先的是食品类价格,上涨4.3%;
居住类上涨3.2%次之;紧接着分别是娱乐教育文化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