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篆隶课件2003版本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篆隶课件2003版本概要

一、风格特点 (1)笔法特点:①方劲平实;②厚重外拓;③笔短意长。 (2)结构特点:①方正充盈;②参差变化;③稚中寓巧 二、临习提要 (1)用笔中要按中有提,步伐敏捷而坚实。 (2)结构上要注意字的大小、粗细的变化、尤其是燕尾切不可雷同。 (3)此碑风格属雄强朴茂一路,忌写的粗野与呆板。 二、 《曹全碑》 此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 所刻,万历初在陕西合阳出土, 今藏西安碑林。 一、风格特点 (1)笔法特点:①圆润修长;②秀丽清新;③飘逸多姿 (2)结构特点:①扁方横势;②疏朗有致;③收放自如 二、临习提要 (1)临习此碑不能仅仅求其柔秀之处,要在柔秀的表面看到其遒劲 健力之气,这一点尤为重要,用笔中要飘逸中寓劲健,忌平滑轻柔。 (2)用笔要精到,结构要灵巧。 三、《礼器碑》 此碑立于东汉永寿 二年(156),现 存山东曲阜孔庙。 一、风格特点 (1)笔法特点:①瘦劲方折;②斩钉截铁;③节奏强烈 (2)结构特点:①疏朗通气;②虚实变化; 二、临习提要 此碑被不少人推为汉碑第一,虽然此碑用笔难度较高。其细瘦笔画要如锥画沙,腕力要强,力透纸背。中锋用笔,所以笔画虽是起止方笔,但却有厚度。同时要以笔法追刀法,表现其爽健的笔势刀法。要用长锋羊毫。 四、《西狭颂》 此碑作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 (171),为摩崖石刻,现 存于甘肃成县天井山。 一、风格特点 (1)用笔特点:①雄强魁伟;②沉郁浑浊 (2)结构特点;①宽绰大度;②宕逸奇崛 二、临习提要 此碑与《张迁碑》、《礼器碑》均属方笔汉碑,然此碑是摩崖,因而更能体现汉代书法雄浑的艺术特征。临习中一定要注意其气势雄浑,所谓“方整博大,尤以气胜”。同时又要使笔法在纵横使转中步伐扎实含蓄,且要有虚实节奏的变化,才能达到“寓沉雄于静穆”的境界。 五、《石门颂》 东汉建和二年(148), 刻于陕西褒城褒谷石门 西壁,摩崖,现移存汉 中博物馆。 一、风格特点 (1)笔法特点:①篆意草势;②斑驳石气 (2)结构特点:①长画奇逸;②天纵开张 二、临习提要 临习中掌握住三点:首先是气要盛,其次是笔势要纵横,不可力怯,展拓长画以尽其势,再者就是结字宽博,尤其应留心其笔画与笔画连接处,有连有断,虚实相生。 六、汉碑分类: 按用笔的方圆划分: 以圆笔为主的: 《曹全碑》、《石门颂》、《夏承碑》、《张景碑》等 以方笔为主的: 《张迁碑》、《西狭颂》、《鲜于璜碑》、《礼器碑》 方圆之间的: 《乙瑛碑》、《史晨碑》 按用笔的提按来分: 提笔:《礼器碑》、《张景碑》等 按笔:《张迁碑》、《西狭颂》、《鲜于璜碑》等 * 简 历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青年书法二十家; 甘肃省青年书协理事; 湖南省邵阳市青年书协副主席; 西北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学科主要创建人之一及专业主讲教师; 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学院书法专业特聘教师。 李贵明,湖南邵阳市人 1998年毕业于湖南省邵阳师范学校。 1998年—2005年任中学语文教师七年。 2005年—2009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法篆刻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9年—2012年保送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篆刻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方向硕士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2013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西北师范大学从事书法学科创建与教学工作。 篆书临摹 主讲人:李贵明(西北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 篆书 文字学 篆刻 楷书 汉简隶书 行草 篆书 篆刻 文字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行草 楷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篆刻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汉简隶书 行草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篆刻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篆刻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行草 楷书 行草 汉简隶书 楷书 行草 篆书 汉简隶书 楷书 行草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楷书 行草 篆刻 文字学 篆书 汉简隶书 楷书 行草 篆书 大篆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钟鼎文 古籀 秦篆 (铁线篆) 《峄山碑》 《泰山刻石》 汉篆 《袁安袁敞碑》 《祀三公山》 清篆 邓石如 吴让之 赵之谦 吴昌硕 杨沂孙 赵叔儒 李阳冰 《三坟记》 《城隍庙碑》 一、甲骨文 1、甲骨文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重现 2、甲骨文的发现 学术界基本认同清末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