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t和十大流行语
201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揭晓
日期:2011-12-2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揭晓 社会影响重大的差错:“捍”误为“撼”
昨天,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同期公布了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赞美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故宫“撼”事,令人遗憾。
2011年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实都应作“光復”。“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应为“復”;“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複”、“複印”。该差错是由于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两个繁体字所致。
庆祝建党90周年时,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知识差错有: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同样容易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常见语词差错有: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将“合龙”误写为“合拢”。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其中的“合拢”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作“合龙”。“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并不是一回事。另外,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中毒”。“铊”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公众视野。其实,这是一个多音字。读tuó时,同秤砣的“砣”;读tā时,则表示元素名称。
在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还有:泄露/泄漏。媒体在报道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的。“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凡是液体、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另外,媒体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村长,在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主要领导称“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村主任”误称为“村长”。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
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瑞士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这是一个法定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而“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古谚,也经常容易误写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还有,我们经常能在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家具”误为“家俱”。“具”,义为器具、用具。“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故用“具”。“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俱来”。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能混淆。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日期:2011-12-2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亲”“伤不起”“悲催”“忐忑”等上榜
今年的流行词空前活跃与繁荣,大众在消费着衣食住行的同时也消费着语言。昨天,经过汉语专家反复评议、甄选,《咬文嚼字》公布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今年选出的流行语不以网络流行为唯一依据,更注重语词在传统媒体上的影响力,一些类似于“河蟹”(和谐)、“童鞋”(同学)之类的即兴式谐音词没有收入。据悉,自2008年《咬文嚼字》开始发布流行语,国家语委监测机构就将该刊每年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作为重要的衡量数据。
“亲”:从淘宝体到正式场合
今年入选年度流行语第一位的是“亲”:“亲”是“亲爱的”的简称。几年前,“亲”曾在小范围中流传,随后进入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伴随着淘宝体风行起来。跟“亲爱的”比,“亲”显得简洁,亲切感却有增无减。有意思的是,“亲”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正式场合。譬如,南京理工大学今年招生时,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写着“亲,我们准备录取你啦”、“亲,别忘了前来报到”的字样;8月1日,外交部首次在招聘广告中用到“亲”:“亲,你大学毕业了没有”、“亲,你外语好吗”……
“伤不起”:咆哮体助力流传
“伤不起”最初在人人网上以文章标题的形式出现,如“这样的XXX你伤不起”,被称为“人人体”,影响并不大。2011年“伤不起”的迅速走红,和网络上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