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愚公移山》课件1.pptx

2017秋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愚公移山》课件1.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愚公移山 《列子》 ;第一课时;1、熟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2、通译全文,积累文言知识。 3、分析形象,学习愚公精神。;作家作品的介绍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自学一;根据课后注释和所学知识,翻译课文: 要求: 1、句句落实,有疑难的地方做好标记,组内解决 2、不得使用参考资料 3、10分钟后看谁翻译得好; 古今异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曾 古义:竟、却。连..都..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扛 今义:荷花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惩 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 ;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通假字;方七百里???????????? ? ????? 方其远出海门??????;2.翻译句子:;第二课时;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 目标如何?; 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态度 有何不同? ; 面对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愚公如 何针锋相对地驳斥? ; 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余力”,却要带领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仞” 的大山,这到底是“愚”还是“不愚”?请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看法。; 既然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出入之迂” 的问题,文章为什么还要安排愚公去 移山?; 我们从愚公的身上能学到哪些积极的品质? ; 文章为什么用神话结尾,这是不是影响了愚公 坚持不懈的形象? ; ;写作手法分析;对比和衬托手法; 与愚公移山相比,我们学习上的那点困难充其量只是绊脚石。如果不想做一个望山兴叹的懦夫,那就让我们踏着困难这个垫脚石勇敢向前争取最大的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