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医学课件】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教学课件.pptVIP

(精编)【医学课件】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The lung cancer epidemic - UK The lung cancer epidemic - Canada Tobacco Use in the US, 1900-1999 *Age-adjusted to 2000 US standard population. Source: Death rates: US Mortality Public Use Tapes, 1960-1999, US Mortality Volumes, 1930-1959,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1. Cigarette consumption: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00-1999. Per capita cigarette consumption Male lung cancer death rate Female lung cancer death rate 按照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对我国20年恶性肿瘤率趋势研究,我国恶性肿瘤的调整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84.58/10万上升为20世纪90年代的94.36/10万,上升了11.56%。 上升的主要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下降的主要恶性肿瘤是宫颈癌、鼻咽癌和食管癌。其中肺癌上升了111.85%。 宫颈癌下降了69.00%。宫颈癌1980年曾列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但1985年后下降为第二位,发病下降6%,其中主要是中国下降44%所致。 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状况 (Prevelence tendency in China) 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1.人口构成和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化 全球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和居民营养保健水平的提高,导致死亡率降低,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加上不少国家海伴随有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2.行为方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环境的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空气、水、土壤的污染,臭氧层的日益缩小,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等导致的各种危险因素使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性增加。 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生物学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遗传易感性因素 环境理化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 Psycho-social factors Genetic susceptibility factors Environment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环境理化因素 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s) 电离辐射(χ线、γ射线) 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s) 吸烟 膳食 药物因素 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 空气污染 职业因素 生物学危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病毒 HBV HCV HP HPV EB病毒 HTLV HIV 霉菌 黄曲霉菌 寄生虫 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膀胱癌 中华分枝单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胆管型肝癌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大肠癌 社会心理因素 (Psycho-social factors) 具有下列性格特点者易患癌症 多愁善感,精神抑郁 易躁易怒,忍耐性差 沉默寡言,对事物态度冷淡 性格孤僻,脾气古怪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一类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基因,当这些基因正常表达时,具有抑制细胞分裂的功能。这些基因的失活或缺失,会导致细胞非正常的分裂,正常细胞有可能转化为肿瘤细胞。 1968年Harris实验: 癌细胞系 X 正常细胞 无恶性表型细胞 正常 癌细胞 (染色体部分丢失) 首先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 (First discovered Tumor Suppressor Gene) 视网膜母细胞瘤 发现Rb基因缺失呈杂合体时,细胞是正常的,缺失纯合体时细胞转化。显示该基因是纯合隐性致癌。Rb纯合缺失后致癌表明Rb基因存在时对肿瘤细胞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