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木兰诗》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木兰诗》 教学设想: 1、《木兰诗》是北朝乐府中篇幅较长的叙事歌辞,诗中有多处涉及历史背景,所以应该课前给予恰当介绍。 2、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加快记诵的速度,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顶真,指出来帮助学生记忆背诵课文,补充讲解修辞知识(如“互文”)。 3、要讲得精当、简练,分析内容但求具体、贴切,不用空洞赞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指导学生记诵课文 2、复述故事情节,分析木兰形象 3、理解民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由此引入课文内容。 二、介绍相关文学知识 1、作品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双璧”。 2、背景资料介绍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正音解词,诵读课文 1、让学生预习课文时,解决本课生字生词的音、义。 2、诵读指导: (1)前两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可以读得平缓一些 (2)第三段的出发前准备要节奏加快,后面则变为抒情的语气,节奏变慢 (3)第四段的基调是悲壮 (4)第五段前一节,当由庄严转为热烈,节奏可稍稍加快,后一节要放慢节奏,读得亲切、朴实 (5)第六段的基调是热烈、欢快。节奏有变化:快—慢—快 (6)第七段是歌者的赞语,最后一句慢读,使有余韵 3、学生自读后齐读课文,体味文章内容 四、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1、参考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2、小组解决不了的句子,写到黑板上,由师生共同解决 3、请几位学生依次展示各段的翻译 五、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同时明确:课文是以时间顺序来写的)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背课文,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讨论本文民歌特色 1、语言口语化,如“阿爷无大儿”2句,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 2、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以铺排,铺排的方法很多,如排比、复沓、顶真等。 3、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 4、民歌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同 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 [可让学生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三、分析木兰形象 问题导入:这首诗流传一千多年,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 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原因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英雄,她代父从军、不畏 艰苦、勇敢作战;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 望过和平幸福的生活。 四、总结民歌中叙事常用的修辞手法 1、复沓 2、排比 3、顶真 4、对偶 5、互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二年级上册《石头变变变》.ppt
- 沈阳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下册《从网上歌曲》说课稿.ppt
- 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b 3a——3c说课稿.doc
- 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教育课件.ppt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
- 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教案.doc
- 浙科版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高三复习1.ppt
-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 消防培训课件——消防管理与基本常识.ppt
- 浙科版高中生物难教难学课的研究《光合作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