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特里尼挥别“Intel Inside”英特尔三大变革突进数字时代
面对PC产业利润下滑的危机,英特尔打算从“技术导向”转为“市场导向”,由内部组织改造,推广到外部的品牌更新,继续做个幸存的偏执狂
2006年1月,让IT圈和非IT圈中人士都再熟悉不过的“Intel Inside”广告曲,随着英特尔公司的彻底转型而成为绝响。
该月,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消费性电子大展)中,全球半导体龙头英特尔正式宣布启动新的品牌再造计划。他们使用了37年的品牌商标在2006年起全面改变,Intel商标中的“e”,原本是比其他字母低一阶,新商标中则改为环绕整个名字,代表英特尔朝向全方位半导体厂商迈进的强烈欲望;而过去14年来,几乎就与PC画上等号的品牌口号“Intel Inside”,也改为“Lead Ahead”(遥遥领先)。
在飞行中更换引擎
“现在已经进入运算无所不在的时代,计算机必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奥特里尼(Paul Otellini)指出英特尔进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再造的原因。他举例,无论是iPod或是智能手机,功能都应该宛如一台PC,但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则是满足生活娱乐所需,而非靠着强调本身强大的功能。
对8成销售收入来自PC领域的英特尔来说,随着相关产业成长趋缓,如何将自造的芯片放进更多其他的电子产品中,这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长期维持半导体的霸主地位。第一波新品牌销售与推广费用,预估将投入25亿美元,并将推出更多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新芯片。据华尔街分析人士估计,英特尔在2006年推出的新产品线数量将超过成立以来的总和。
“从许多方面来说,这都像是在飞行当中更换引擎。”品牌顾问公司Landor Associates首席战略官鲁斯?梅尔(Russ Meyer)形容。他认为英特尔接下来的处境极其微妙――不仅要和强悍的对手竞争,更要一举将过去成功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推翻。根据知名品牌评价机构Interbrand此前给出的2005年的排名调查,“Intel”品牌价值达355.9亿美元,高居全球第5大品牌厂商。
对任何成功企业来说,借由新品牌形象进入新领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2006年1月18日,英特尔公布了2005年第4季财报,结果大出市场意料,第4季营收102亿美元,低于英特尔原本自行预估的104~106亿美元之间,不仅当天造成英特尔股价重挫12%,更引发1月底全球科技股大幅回落。过去3年中,英特尔平均营收成长13%,但分析师预估2006年成长率将减缓至7%;获利更将从过去3年的40%成长率大幅下滑到5%,PC产业高度成熟化,直接导致英特尔成长力道消弭。
“英特尔要更快地开发来自PC领域以外的营收。”位于波士顿的科技顾问Adventis科技部门主管拉古?鲁墨西(Ragu Gurumurthy)指出。
科技技术转为科技应用
这场大规模的再造运动,希望借此将英特尔从“科技技术”的品牌形象,一举改变为“科技应用”的领导厂商,让科技不再是绕口难懂的名词,而是更为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所需。
“现在要销售科技,你得要让消费者用更简单的方式使用它,你不能再讲速度或是效能。”奥特里尼指出。过去,是科技创新带动消费需求,在两位前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的铁腕领导下,靠着推出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芯片,每次推出的新一代微处理器都会创造新一轮的PC换机潮,这为他们打下半导体龙头宝座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机遇。但如今,科技创新带动的消费需求有限,消费者需要更贴近生活所需的科技,使得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了近几年的趋势产品。
为了改造英特尔,2005年5月接任CEO的奥特里尼着手将英特尔从技术导向型的厂商,转为市场导向型厂商。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2005年将运营官的位置,交给了来自三星的恩里克?金(Eric Kim)。
自从1999年起,恩里克便领导三星的运营部门,通过成功的品牌操作,让三星手机从原本不被看好到直冲世界第3大的位置,并成功塑造出三星消费性电子大厂的品牌形象。“我告诉英特尔员工,他们不只是制造芯片,他们是在协助人们改善生活,我们必须让全世界都知道这点。”恩里克指出。
恩里克是英特尔有史以来第一位外聘而非内部晋升,直接向CEO报告的高阶主管,也象征英特尔的工程师文化正在彻底转变。
2005年初,当时担任首席运营官的奥特里尼在确定接任当前职位后,曾主导英特尔的组织重整计划,将原本以个别产品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做分类的组织结构,调整为依照客户应用,提供整合产品组合的“行动事业群”、“数字企业事业群”、“数字家庭事业群”、“数字医疗保健事业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