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仓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COSCOQMC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主要内容: 仓储合同法律知识 配送合同法律知识 物流融资相关法律知识 一、仓储合同法律知识 相关概念:合同、仓储合同、保管合同 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 仓储合同的订立及订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仓储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应注意的问题 仓储合同的主要条款及条款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仓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仓储合同的履行及履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 合同:《合同法》第2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使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二)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 保管合同与仓储合同的区别 案例1: 2004年6月3日,某市盛达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盛达公司)与该市东方储运公司签订一份仓储保管合同。合同主要约定:由东方储运公司为盛达公司储存保管小麦60万公斤,保管期限自2004年7月10日至11月10日,储存费用为50000元,任何一方违约,均按储存费用的20%支付违约金。合同签订后,东方储运公司即开始清理其仓库,并拒绝其他有关部位在这三个仓库存货的要求。同年7月8日,盛达公司书面通知东方储运公司:因收购的小麦尚不足10万公斤,故不需存放贵公司仓库,双方于6月3日所签订的仓储合同终止履行,请谅解。东方储运公司接到盛达公司书面通知后,遂电告盛达公司:同意仓储合同终止履行,但贵公司应当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10000元。盛达公司拒绝支付违约金,双方因此而形成纠纷,东方储运公司于2000年11月2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盛达公司支付违约金10000元。 请问:法院应该如何判决? 案例2 顾客到超市购物,将皮包存入超市的自助寄存柜,取得密码条。等购物完毕,打开自助寄存柜,发现皮包不见。顾客自称包里有5300多元现金。与超市协商未果,遂报警,后起诉到法院,要求超市承担责任。 请问:超市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订立过程 要约概念 要约的条件 要约的效力 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区分要约与要约引诱 案例3: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有100辆某品牌某型号的汽车,每辆10万元,先来先得。乙公司于第三天携款购买,被告知已经卖完。甲是否违约? 上例如过广告中说“本广告三日内有效,保证供货”呢? 案例4 甲厂以传真的方式向乙厂发出订购单,内容如下:订购60吨某化工原料,价格200元/吨,交货期为4月25日之前,付款提货。若贵厂同意请于三日内回复。传真发出一天后,甲厂既收到了乙厂的传真回复:同意贵厂订购单内容,但由于生产原因,交货日期只能在4月30日前,请贵厂理解。贵厂如无异议,则是为接受。 请问:甲厂的订购单是否属于要约? 乙厂的回复是否属于承诺? (四)仓储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应注意的问题 合同效力的概念 无效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 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 应注意的问题 1、合同的效力的概念 合同的效力即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及第三人的法律上的约束力。 根据合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合同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2、无效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3、效力待定合同 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才能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拘束力,否则,后果由行为人承担; 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才有效。 4、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案例5 原告在“镇南水库”东南侧有土地一宗,约90亩。2002年,某镇政府将该镇部分村的局部土地进行统一改造开发,形成了统一标准的池塘。原告的该宗土地即在其中。2003年5月20日,某镇政府以自己的名义将原告的该宗土地发包给了被告王某。某镇政府与王某双方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书》,协议约定:承包期限5年,自2003年5月20日至2007年12月30日;承包费为每亩每年26元,其中,在协议书附件中约定土地承包费由原告和某镇政府按16元和10 元的比例分成。合同签订后,被告王某向某镇政府交纳了一年的承包费,原告没有收到被告王某的承包费。两被告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未经原告同意,更未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同意。 请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