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历史文献的形制-武汉大学幻灯片.pptVIP

第二讲:历史文献的形制-武汉大学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历史文献的形制 文字的起源与文献的产生 文献的形制 * 甲骨文献 金石文献 简牍文献 缣帛文献 纸本文献 一、文字的起源与文献的产生 汉字的起源 文献的产生 * 结绳记事 契刻记事 图画记事 陶器刻符 甲骨文字(成熟文字) 所谓结绳记事: 就是把绳子缠绕成大小样式各异的 结,用不同形式的绳结及组合来表示事物 数量多寡和其他特定含义,以帮助人们记 忆和传递信息。 * 所谓契刻记事: 是指在骨片、竹木、泥石等天然材料 上刻上各种痕迹和记号,用刻痕的数量、 深浅、曲直代表事物的多寡、轻重缓急和 发展态势,与结绳有异曲同工之妙。 * 所谓图画记事: 上古人用经过简化的图案符号来表达 相应的事物对象。时间一长,图画就逐渐 脱离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成为一种表意、 符号。有人把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 符号称为最早的“意符文字”或“图画文字”。 * 所谓陶器刻符: 指的是用尖利的骨器或石器在陶器上 刻下的带有笔画特征的符号。 * 所谓甲骨文字: 殷商之际,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能系统地用来记录语言和知识,融音、形、义为一体,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文献的产生 关于文献的起源,学术界尚没有取得完 全一致,目前至少有以下五种说法: 始于带刻划符号的陶器 始于“河图洛书” 始于《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始于甲骨 始于简策书 * 曹之先生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 * 知识信息 著作方式 文字 物质载体 文字制作技术 装订形式 按照文献的定义及此六个构件,一般认为, 最早的文献形态为甲骨文献。 所谓文献的形制: 是指用来制作书籍的材料(载体)、 文献的外观以及制作方式所遵行的一 定的规制。 * 甲骨文献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的制作:整治 钻凿 命辞 灼兆 刻辞 甲骨文的体例: 甲骨文的内容及文献价值 * 序辞:记占卜日期和占卜者名字; 命辞:记所占之事; 占辞:记占卜者根据卜兆所作的吉凶福祸的判断; 验辞:记是否应验和应验的情况。 金石文献 金:指青铜器。 石:指石料,包括石片、玉片、石鼓、 石碑、摩崖等。 “熹平石经”:东汉末熹平四年(175年),皇帝命蔡邕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将《易》、《书》、《诗》、《仪礼》、《公羊》、《论语》等六经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作为标准的范本,供后儒晚学校正经书文字。 魏正始“三体石经” 唐开成石经 * 简牍文献 简策的制作: 版牍的制作: * 截制竹简杀青 把零简编连成册 缮写正文 收尾工作 缣帛文献 缣帛:是用于书写的丝织品的通称, 又有素、绢、纨、缯、缣等多种称谓。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周礼·夏官·小司马》:“凡有功者,铭书 于王之大常。” 最迟在春秋时期缣帛已经用来写字, 但一般认为,帛书晚于简策出现,至战国 时期才开始普遍使用。 * 纸本文献 * 卷轴装 旋风装 梵夹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卷轴装 源于简策,从六朝至隋唐五代,纸书 多用卷轴。 * 旋风装 将裁成一定大小的纸两面书写,或将 两叶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 书页的一端依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 卷轴。 * 梵夹装 梵夹装: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将经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的装帧,而后依次将贝叶经顺好,每叶穿一孔,用两块长条行的竹板或木版上下相夹,然后用绳子穿过板上圆孔,再逐叶穿过每叶圆孔,最后穿过另一板圆孔。绳头打起来比圆孔大的疙瘩,以防脱出。阅读时从首逐叶翻阅,穿绳总要擦磨叶孔,故叶孔常有摩痕。收藏时,勒紧一头,再绕过上下两板捆紧。这种装帧由于是两板相夹,有时梵文书写,故中国人把它称为梵夹装。 * 经折装 就是把卷轴改成折叠式,书纸仍然是由多 张纸粘连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将卷子 向左向右一反一正地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 再在前后分别加上两块硬纸板作为保护书籍的封 面和封底。 * 蝴蝶装 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 一叶一叶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糨糊粘 在一起,另外三边切起,再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 面。看上去很像现在的精装书。不同的是没有锁 线,每页只有一面有字。打开书,可以看到一整 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乎展翅蝴 蝶,故称蝴蝶装。 * * 包背装 将书页有字的两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