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37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图层
地球的结构特征之一就是同心圈层结构。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所以
又叫同心圈层。
(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一地震波和界面。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有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
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下表
所示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
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界面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并确认这两个界面的奥地利科学家莫霍洛维奇
和德国科学家古登堡。
说明: 界面,也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界面。一个在地面以下平均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界面叫莫需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面(2)地球内部圈层
①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雷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比较均匀。到了莫霍面,地震波传播的速度突然增加。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趋势是不连续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 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②地幔
地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下界面在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③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距离地球表面2900千米以下)所包围的球体。地震波在地核中的传播,与在高温高压下铁中的传播状况相似,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E状态下的铁和镍。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
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误区警示: 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上,由于内核上没有横波速度曲线,有的同学会因此误认为内核是液态的。其实,5000千米以下的深部为内核,呈固态,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练一练容易题—2015年四川检测题
根据地震波横波(S)与纵波(P)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
外核物质接近液体状态的主要依据是()。
A.S、P波波速明显增加
B.S、P波波速明显下降
C.S波波速突降,P波完全消失
D.P波波速突降,S波完全消失
【解析】本题是一道因果判断题,旨在考查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以及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要解答本题,学生应首先明确地震波横波(S)与纵波(P)的特点。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
的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二是要明确外核与地慢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它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通过分析可知,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因此外核不是固态,而是接近液体状态。故D选项正确。
【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尺),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作出的判读结
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面。又根据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状态)。
【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C
(3)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空然加快地壳地幔
(4)消失突然变小固。液古登堡(5)各类岩石外
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容易题——2015年贵州检测题
发生在地壳中的浅源地震,其地震速度变化与地球内部构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突然变慢
B.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波速突然加快
C.纵波经过莫霍界面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5 第5课时 Section B(2a~3b) (共10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6 Section A 话题阅读与情景交际 (共9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6 第2课时 Section A (3a~4c) (共11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6 第5课时 Section B(2a~3b) (共10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6 Section B 话题阅读与写作 (共9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7 Section B 话题阅读与写作 (共10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7 第2课时 Section A (3a~4c) (共11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7 第1课时 Section A (1a~2d) (共11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7 第4课时 Section B(1a~1d) (共10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习题课件:Unit 7 第5课时 Section B(2a~3b) (共10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专题复习 相似的性质的复习课件 (共20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专题复习 平行四边形性质及判定复习课件 (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23ppt).pptx
- 人教版物理8下 第十二章 第2节滑轮(共14张PPT).ppt
- 人教版物理8下《7.2弹力 力的测量》26张.ppt
- 人教版物理8下《第十章第三节物体浮沉条件》27张.ppt
- 人教版物理8下《第七章第二节弹力(两课时)》19张.ppt
- 人教版物理8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课件(共32张PPT).ppt
- 人教版物理8下《第十章第一节浮力》21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