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
(2)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3.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 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4.生态移民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 治理荒漠应注意的问题 荒漠形成的原因不同,治理的措施也不同。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形成的荒漠,植树种草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因为太缺乏水源,植物难以存活。必须依靠设置人工沙障,如扎设草方格沙障,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在半干旱地区的荒漠草原地带,经济活动要有利于草本植被的保护,还要在有水源的地方植树种草,迫使沙漠退缩。对于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的荒漠化现象要加强林木保护、提高土地肥力等,防治土地退化、沙化。所以防治土地荒漠化要因地制宜。 [活学巧用·大冲关] 2.下图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完成 (1)~(2)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推行大规模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 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 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 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应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牧交错带为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并可待育肥家畜。农牧交错带为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 答案:(1)D (2)A 考向 区域的区域特征与其生态环境建设 命 题 视 角 1.以区域图为载体,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判断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2.结合区域的相关统计图表,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内容。 [例] (2011·浙江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解析] 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位置;②地形;③气候;④植被;⑤水文;⑥土壤;⑦自然资源等。由图中信息定位可知,该区域为鄂尔多斯地区,其深居内陆,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较为干旱,植被稀少,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该地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和草地为主,治理沙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防沙、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治理旱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 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耕地和牧草地。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旱地:水土保持。 [随堂基础巩固] 点此进入 [课时跟踪训练] 点此进入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一 理解教材新知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点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考向 1.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含义——“二 因一化三表现” “二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一化”——土地退化; “三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 漠化、次生盐渍化。 2.数字法记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 为因素——“三过度二不合理” “三过度”——过度樵采、过度放 牧、过度开垦; “二不合理”——不合理的工程建 设、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3.概括法记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 措施 坚持一个方针,避免一个现象, 采取四个措施。具体如下: 一个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综合治理”。 一个现象:边治理,边破坏。 四个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自读教材·抓基础] 人类活动 生产能力 2.类型 (1) 和 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 导致的 和环境生态破坏。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1)自然原因: 风蚀 水蚀 滥垦滥牧 水土流失 降水 大风 日照 覆盖率 (2)人为原因: ①人口: ,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②生产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道关怀困难患者集中救助申请表.doc
- 热中症教育-产业医实务研修センター-产业医科大学.ppt
- 人材力研究会报告书-经济产业.pdf
- 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测试条件数据及报告-标准.ppt
- 染料的光致褪色及其影响因素.pdf
- 燃荻14期-太仓第一中学.doc
- 全卫生系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解读及具体工作安排.ppt
- 全球化与在地化的oclc服务.pdf
- 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比例为.ppt
- 全国sars职业分布非典型肺炎病例的职业别发病率.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