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道互补》总结
《儒道互补》总结 第一单元 孔子 “义利”观 老子 “无为”观 产生背景: 春秋时期——西周控制力日渐减弱,诸侯国群雄并起,战乱纷纭,礼崩乐坏。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凸显出来,不少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矛盾尖锐,甚至出现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更大,杀人更多。 老子简况 出身宋战将世家,但出生前,父亲已战死,随母寄居在接生老妇陈妈妈家,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老人家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 孔子简况 祖先本殷商后裔,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 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人品出众,曾任陬邑大夫。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移居曲阜,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卒,他服丧三年。 思想内容: 根据你对儒道两种思想的大致理解,完成下列表格。 儒道两家思想有何异同? 异:针对点不同——孔子针对问题本身,老子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 关注点不同——孔子关注社会伦理,重“人道”;老子关注哲学问题,重“天道”。 途径不同——儒家以“礼”规范秩序,道家主张摒弃文明(绝仁弃义),回复“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 儒道两家思想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孔子:看到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现象,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使人心向“仁”,以“礼”规范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老子:看到社会动乱、战事纷纭的现象,思考其原因,认为是人性的堕落导致了社会的纷争,而人性的堕落正是由文明的发展导致的,故而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抛弃文明的干扰(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回到人性的起点(见素抱朴),回到原始的社会(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汉初:黄老学说(清静无为、休养生息)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玄学出自老子) 唐:儒学、道学、佛学并行 陶渊明: 祖父,儒家思想; 外祖父,道家思想。 早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晚期——老子思想的绝好实践者。 李白: 儒家、道家思想同时影响他,“功成身退”是其人生理想。“功成”是儒家的追求,“身退”则无疑来自道家的超脱、隐逸。 杜 甫: 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一生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将儒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儒家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穷达,都要济天下”! 白居易: 一生以3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早期更多儒家的积极进取,晚期更多道家的豁达避世。 苏轼: 一生思想复杂,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早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后,道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超脱,豁达。 自由交流: 从儒道两家对后世的影响,你看出了什么? 儒家思想适用于积极向上的时代及人生得意之时,道家思想适用于贫弱的时代(或乱世)及人生遭遇坎坷之时; 儒家思想重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济世),道家思想重在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自保); 儒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道家关爱生命,关爱心灵; 儒家思想积极用世,激励人;道家思想超然通达,安慰人。 * * 孟子 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 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同: 异: 孟子进一步深化了孔子的“义利观”。 观点同——重“义”轻“利” 孟子阐述更透彻,更到位。 庄子 老子: 庄子: 同: 异: 庄子完善了老子的“无为”观。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人含其聪、人含其明、人含其智、人含其德 观点同——都主张“绝圣弃智” 庄子阐述更具体,分析更细致,解决途径更趋合理。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他对世界的认识会受到时代的限制; 后人学习前人的学说并加以完善,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以“我的义利观”或“也说绝圣弃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议论充分。 作业: 儒道比较 原因 治国 为人 处世 具体做法 政治理想 道家 儒家 仁 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南京市南师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VIP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700道精编答案.docx
- 艺术歌曲《满江红》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pdf VIP
- 2025年衢州市xx乡镇“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VIP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 电力电子技术(本科)电子科技大学含答案.doc VIP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管道行业前景动态与需求规模预测研究报告.docx
- 在校证明模板.pdf VIP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