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治疗学》精品课件神经症.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治疗学》精品课件神经症

二、患病率 广场恐惧症 6.7%、社交恐惧症13.3%特殊恐惧症 11.3%,女性男性 三、病因 1.遗传因素 2.生化研究 3.心理社会因素 四、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 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 精神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 躯体焦虑:表现为植物神经症状、运动不安与多种躯体症状。出汗、心跳、呼吸加快,面色苍白等;震颤;局部不适和胸部紧压感。 觉醒度提高:过分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感觉过敏。 其他症状 四、临床表现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 强烈恐惧、焦虑,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突然发作,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1月内发作3次以上,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某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患者明知不合理,但无法控制和摆脱,感到十分苦恼。 特点: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 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四、临床表现 (一)躯体化障碍 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均不能证实友好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 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 多在30岁前起病,女性多见,病程2年以上。 四、临床表现 (四)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持续而严重的疼痛 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 患者常感到痛苦,社会功能受损 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 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病程迁延,持续6月以上 (五)鉴别诊断 1、恶劣心境障碍 2、焦虑症 3、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疲劳,卧床休息也不能缓解,每日活动减少50%以上 ,伴许多躯体症状 (七)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1、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 2、药物治疗:既有药理作用,也具有心理效应。 (1)抗焦虑药物 短期使用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则疗效不佳,易产生依赖。 (2)中医中药 第七节 分离性障碍 一、概念 分离性障碍(hysteria)又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由于明显的精神因素而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暗示可使其发作、也可使其症状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 二、病因机制 (一)个性特征 1、高度情感性,反应鲜明、强烈; 2、暗示性强; 3、自我中心,好听表扬,不好听批评; 4、富于幻想,幻想生动鲜明。 (二)机制 三、临床表现 (一)解离障碍(dissociation disorder )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 1、情感爆发 2、癔症性朦胧状态 3、癔症性漫游症 4、癔症性假性痴呆:(1)童样痴呆(2) Ganser 综合征: 5、身份障碍 6、癔症性木僵 7、癔症性遗忘症 8、癔症性精神病 (二)转换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 1、感觉障碍 2、癔症性失明 3、癔症性耳聋 4、癔症性抽搐 5、癔症性瘫痪 (三)流行性癔症(epidemic hysteria) 四、病程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 多数初发者恢复迅速。 转移症状病程长,而少复发。 解离症状发作时间短,但易复发. 如病程超过1年,多要持续多年才恢复。 未恢复者多有癔症性人格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 五、诊断 临床诊断要点: ①社会心理因素; ②临床表现; ③症状影响社会功能; ④症状不能用解剖生理来解释; ⑤病人对自己的症状漠不关心,泰然处之; ⑥暗示和自我暗示对症状发生和消失有明显影响; ⑦癔症人格可作参考。 六、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 通常无明显原因, 发作时意识丧失, 可有大小便失禁、咬破舌头或跌伤自己 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EEG 2、反应性精神病 3、诈病 七、治疗 (一)心理治疗 (二)对症治疗 1、暗示治疗 2、药物治疗 (三)诊断 临床诊断要点:CCMD-3 症状标准 社会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四)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所致焦虑 2、药源性焦虑(中枢兴奋剂,激素等) 3、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注意:问清楚不同的焦虑原因,是做出正确鉴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603701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