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docVIP

试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严智敏,钱珊 (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 合肥 230011)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的治疗作用与毒副反应的双重性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加强药品的安全监管、药品不良发应监测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建立了全国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随着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的逐渐建成和完善,全国各地上报的病例数也大幅上升。2005年全国收到报告近18万份。合肥市2006年收到报告为1549份【2】,2007年仅第一季度就收到报表878份。但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原则是“可疑就报”,也有一些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是因为药品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甚至是用药过程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鉴于此,笔者想就一般概念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1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药物本身的特性引起的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者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这些是真正符合药品不良反应概念的药品不良反应。例如: 1.1.1 反应停事件 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美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只有少数患者从国外自己购买了少量药品。到1960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海豹肢畸形”患儿在日本大约有1000名,在西德大约有8000名!全世界超过1万人!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各类注册申请。 1.2.1 “齐二药”事件 2006年4月22日至30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重症肝炎病人中,先后出现1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该院组织肝肾疾病专家会诊,发现这些病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至此,“齐二药”假药事件开始显露冰山一角,随着有关部门的深入调查,“齐二药”假药案全面曝光。调查结果显示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采购人员为图便宜,在从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购入丙二醇时,既没有索取资质证明,也没有到厂查看,致使购入假冒丙二醇(工业用二甘醇)共计2吨之多。而厂内相关的质量验收、检验管理部门也形同虚设,一路“绿灯”通过道道关卡,最终导致假冒丙二醇作为辅料用于了“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从而酿成多人死伤的不良后果。 据报载:目前上述11人均已死亡。 1.2.2 “欣弗”事件 截至2006年8月15日,全国共有16个省区报告欣弗不良反应病例93例;死亡11人。国家药监局欣弗事件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反规定生产,是导致这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消毒时间不够7、8月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上海、广西、北京、安徽、河北、河南等省的报告,反映部分医院在使用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部分批号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后,一些白血病患者出现行走困难等神经损害症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华联制药厂部分批号的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9月5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再次发出通知,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该厂所有批号的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2007年9月14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生产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引起的药物损害事件调查结果。经两部门联合专家组调查,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鞘内注射后引起的损害,与两种药品的部分批号产品中混入了微量硫酸长春新碱有关。 1.4.1 泗县甲肝疫苗事件 2005年6月泗县大庄镇250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