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docVIP

【doc】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

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 外语与翻译2009年第3期(总第62期) 张介明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崇 —— 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 【提要】唯美主义当下正处在时尚文化的误读和侵蚀之中,有必要为其为艺术而艺术,艺术 自主论,以艺术精神处理生活,追求内容和形式统一等概念正名.唯美主义对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 文学思潮有着程度不一的联系和影响,如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就可以看到美学幸福的 含义和形式内容化的趋向. 【关键词】唯美主义,影响,形式,《洛丽塔》 唯美主义属于19世纪后半期的一个延 续时间短暂的文学思潮,在流派纷呈,各 种文艺思潮纷至沓来的l9世纪只不过是一 股涓涓细流,用韦勒克的话来说,全盛时 期的英国唯美主义起源于罗斯金而奥斯 卡?王尔德受到审判(1895)则标志着运 动已被扼杀;但出现在彼时彼地的这股 思潮决非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它既是特 定社会催化的结果,又与历史上诸如此类 强调文艺自身规律和艺术至上的学说,思 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一定的社会 历史内涵和文化传统积淀的共同产物. 唯美主义之所以出现在l9世纪中后期 的英,法等欧洲国家,首先是与工业革命 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以及法国大革命 以后整个欧洲社会的急剧变化相关.就英 国维多利亚时期来说,工业的迅速发展, 殖民掠夺的疯狂敛财,盛行物质至上 和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金钱可以制 造,扼杀,收买一切,甚至艺术.有良知 的仁人志士对此无不痛心疾首,唯美派的 每个个体虽然态度各异,但总的倾向正是 起于对艺术异化的反拨;其次,唯美思潮 睾本文系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号:07JA752002. 44 的兴起还与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 王国理想的破灭而导致的悲观厌世乃至玩 世不恭的社会情绪和文化心态分不开.理 想王国固然虚无缥缈,同流合污又于心不 甘,留给唯美派的唯一出路就只有艺术这 座象牙之塔,艺术不但可以使他们远离现 实,专注于艺术本身,艺术还客观上使他 们可以更深地遁入自己思想的小世界中, 于是,反理性,非道德,张扬自我成为此 期躲进艺术一隅的叛逆艺术家的共同倾向. 作为一个运动它延续时间短暂,但作 为一种文艺思想,唯美主义的影响是深远 的,其为文艺的独立性,自主性目的理论 即便在今天仍常为人使用. 一 ,唯美主义最有影响和最有价值的概念 我们先解释唯美主义的主要概念. 1.为艺术而艺术 这个术语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早 在五四新文学初期,就出现过为人 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 当人生派确立优势成为主流的同时, 也不乏如成仿吾等对这一术语作出正确辩 外语与翻译2009年第3期(总第62期) 证的声音.但就为艺术而艺术术语的 来历,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是王尔德的老师 佩特(WalterH.Pater)首先提出,其实这 是以讹传讹,讲到这个术语回避不了一个 重要人物,她就是法国的斯太尔夫人. 法国是唯美主义运动兴起的最直接的 发祥地.如果说把康德美学思想介绍到英 国的是柯勒律治,那么,把康德介绍到法 国的当推斯太尔夫人.她在《论德国》 (1810,1814年在巴黎出版)中,首次向 自鸣得意的法国人介绍了德国文学和艺术. 她说:法国可以有一大批第一流的,知识 渊博的学者而感到骄傲;但在那里,知识 却很少同哲学上的睿智相结合.在德国, 两者现在已几乎不可分割.她描绘自己初 涉德国文化,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新的世 界,那里一切光彩夺目,而在此前我对同 样事物却只有朦胧的感受.她赞叹康德, 费希特,席勒等人作品中的精神性和理想 主义,及以精神反抗物质的勇气.她称颂 德国人道德上的真挚和智力上的独立性, 谴责当时法国作家迎合社会的低级趣味. 她赞美德国作家强烈的浪漫精神和个人主 义,抨击当时法国压抑和禁锢天才的政治 环境.她竭力抬高德国式的热情在创作中 的地位,责难法国作家惯于挑剔和排外的 冷淡态度.总之,她认为:德国的思想, 知识宝藏极为丰富,欧洲其它各国可以长 期尽情取用.说:恕我斗胆直言,凡想 在历史,哲学,古代社会研究等方面进行 严肃工作的人,都不可不熟读德国有关作 家的论着.这以后,康德的关于美不 涉利害,精神自由,纯粹的美的美 学观点在法国文艺界迅速传播开来,成了 巴黎沙龙的时髦话题.她的古人的诗作 为艺术更纯净一些,而今人的诗使读者挥 洒了更多的热泪,德国人不像人们通常 所做的那样把模仿自然看作艺术的主要目 的;在他们看来,理想之美是所有杰作的 根源,等言论也启发了一部分向往纯 艺术的法国文人. 斯太尔夫人的意义还在于她在反对拿 破仑的流亡中,在她靠近故土的瑞士的柯 贝的别墅中聚集了一批欧洲文化名人,她 在柯贝简直像立了一个朝廷.来自欧洲各 地的杰出人物都云集到她那里.这批作 家,历史学家,教授和批评家中就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