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36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敲锣时,用手摸一下锣面会感到它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跟着停止。 注: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表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出声音,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向周围传播。 ②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 (2)常见声音的来源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2) 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 介质 真空 声波 3.声音的速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大于 小于 340 4.声音的接收: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以 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耳中的 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声波 鼓膜 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经过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水花四溅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乒乓球或水花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3.对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的理解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物体;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2)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4.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捕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5.声速340m/s的条件是15℃的空气中,温度和介质不同时其数值也不同。 6.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枪烟计时晚0.294s。 7.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例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A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B 2.如图2-1-1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音叉振动幅度小 不能 振动停 止,发声就停止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例2 如图2-1-2所示的实验中,佩铃用手指甲轻轻地在木板桌面滑动,附近的其他同学听不到声音。但绍洋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听到了声音,这个实验肯定能说明( ) A.空气能传播声音 B.台面上的笔能传播声音 C.台面上的书本能传播声音 D.木板桌面能传播声音 D 3.如图2-1-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A 4.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贴在枕头上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发出的“嘀嗒”声比在空气中更清晰,这一现象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能力比空气中强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速度比空气中快 B 知识点3 声速 例3 子弹在离人34m处以75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问: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 5.在100m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如果是在听到发令枪响才开始按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6.3《重力》ppt课件 (共27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课件:第7章第3节 力的平衡 (共31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共6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教科版):第11章 机械与功(共161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课件:第8章章末整理与复习 (共33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共39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9.1 《认识浮力》ppt课件 (共16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7.1 怎样描述运动 (共25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共33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课件:9.4《神奇的升力》ppt课件 (共26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共3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共37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共32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 (共35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同步课件: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共29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章单元小结与复习 (共39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共33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章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共25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五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 (共33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件: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共35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