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历史事件(History):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将实验结果弄得混淆不清。 例如:单组前后测设计,关于黑人的偏见的实验,一名黑人领袖遇刺;或美国黑人领袖因十恶不赦的罪行被捕。 关于对太空旅行态度的实验研究,研究期间一艘宇宙飞船在返回着陆时爆炸,所有宇航员都遇难。 常发生在持续很长时间的实验中(如,持续两周、一个月)。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成熟(Maturation):人们不论是否参与实验,都在不断成熟和改变。而此类变化将影响实验结果。 例如:在关于测试受试者推理能力的实验中,受试者由于困倦,导致结果偏低; 例如:测试受试者的数学能力,在长时期的实验中,受试者年龄增长。 常发生在长时间的实验中。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测验(Testing):实验中的前测或一测再测影响人的行为,进而混淆实验结果。 例如:发放问卷给一组人测量其偏见/数学能力。做后测时,受试者可能对偏见问题已经变得很敏感/记得试题,在回答时会更加深思熟虑。 测量工具(Instrumentation):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因变量,导致实验结果不同【测量的稳定性】。 例如:前测使用的测量工具比后测的测量工具更敏锐【测量体重,秤没电了】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统计回归(Statistical regression): 受试者在测量变量中本处于极端位置,不可能在在极端的方向上前进。他们发生的变化会让人误以为是实验刺激的效果。 例如:测试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法能够改进教学效果,找来原先数学奇差的学生做实验。 例如:测试暴力电影是否让人更暴力,以监狱中重犯为实验组,以正常人为控制组。前测?刺激:暴力电影?后测,发现监狱重犯看完暴力电影后暴力倾向反而降低;而没有看电影的控制组(正常人)反而暴力倾向更重。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选择偏好(Selection Bias): 研究初始,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时,没有采取随机化的方法,导致两组不对等。一组中的特征变量影响了结果。 例如:测量身体攻击性,实验组成员全部为运动员,控制组成员全部为艺术家 实验死亡率(Experimental mortality): 实验受试者在实验完成之前退出,将影响统计分析的结论。 实验组与控制组分别接受前测和后测。假设实验组中比较固执的人觉得受到了黑人历史影片的冒犯,生气地拂袖而去。能够留下来接受后测的研究对象,一定偏见程度相对较轻。 减体重的实验项目,50位受试者最终只留下30位。这30个人体重都明显减轻。但离开的20位如何?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因果时序(Causal time-order): 分不清刺激和因变量孰先孰后,一旦因果关系不明,刺激导致因变量变化的研究结论就可能受到挑战,因为可能是“因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刺激的变化。 实验处理中的传播与模仿(Diffusion or imitation of treatments/ Contamination): 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互相沟通,使得控制组受到了影响/污染。 实验组成员跟控制组成员谈到那部关于黑人历史的影片; 一项有关新单词记忆法效果的实验研究,休息间隙实验组成员告诉控制组成员他们所采取的新方法。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补偿(Compensation): 现实生活中的实验,控制组成员常被剥夺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此种情况下,研究人员为其提供补偿,会影响实验结果。 医院员工觉得对不起医学实验控制组的患者,而对他们在护理上格外“和蔼关爱”。 补偿性竞争(Compensatory rivalry): 现实生活中参与实验,被剥夺了实验刺激的控制组成员可能通过更加努力地工作进行补偿。 假设数学教学计划是实验刺激,控制组可能比从前更用功学习数学,企图打败那些接受“特殊”实验的学生。 四、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内在无效度的13个来源: 自暴自弃(Demoralization): 控制组觉得受到差别待遇,也可能因此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控制组成员可能会停止读书,寻衅滋事。 实验者预期(Experimenter Expectancy): 研究人员以非直接地方式将实验预期传达给被试者,从而引起其行为的改变。 例:研究对残疾人反应的学者深信,女性比男性更加同情残疾人。该学者通过眼神接触、声音、及其他非语言交流方式,无意识地鼓励女性参与者报告对于残疾人积极的感情。 古典实验:运用黑人历史影片降低偏见 防止历史问题:不论外界发生什么事,实验组与控制组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 两组后测得到的结果仍应该有差异; 防止成熟/统计回归/选择偏好问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