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祝汉民我国放射化学百年历程
祝汉民:我国放射化学百年历程 ?
1902年12月,经过居里夫妇锲而不舍地利用化学分离和放射性测量技术,提炼出0.1克可称量的放射性元素镭,可以说放射化学就是从那时候诞生了,至今已经整整106年了。本文试图简述放射化学在我国所走过的百年历程及其启示。中国的放射化学之路绝非坦途,回望这门前沿学科的百年历史,跌宕起伏中始终在前进,更在世纪之交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
放射化学的诞生
?
放射化学系指利用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效应的一门化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本身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者为进行研究而人为地加入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往往伴随有辐射效应。此外,还包括为各种目的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探针。现代放射化学主要包括核能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环境放射化学、放射分析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等领域。放射化学和核物理是核科学技术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兄弟学科。
?
放射化学的诞生起源于放射性的发现。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并试图了解放射性的来源。1898年居里夫妇从铀矿渣中发现了两个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元素钋和镭。1902年12月,经过居里夫妇锲而不舍地利用化学分离和放射性测量技术,提炼出0.1克可称量的放射性元素镭,可以说放射化学就是从那时候诞生了,至今已经整整106年了。居里夫人在放射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使她成为至今唯一一位在诺贝尔科学奖两个不同学科(物理学奖,1903;化学奖,1911)中获奖的伟人。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定为国际化学年(I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 IYC),一个重要原因是2011年是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
?
放射化学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将放射性元素镭放射出的射线用于治疗疾病。今天放射化学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已经在医学、工业、农业、地质、环保等各种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每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达数千篇之多。通过汤姆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的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的检索,从1901年至今,放射化学及其相关领域所发表的文献数量已超过了10万篇;在1950年之前,每年的文献量不到100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的文献量迅速上升,在70年代达到高峰,1976年一年发表的放射化学论文达到3241篇;然而到90年代初,文献量开始下降,每年不到2000篇,最低谷为90年代末,一年只有1600篇左右。而令人高兴的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放射化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恢复期,近年来,每年发表论文逾2000篇。放射化学论文数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放射化学这门学科的曲折发展历程。
?
我国也一样,放射化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黄金时期:全民大办原子能、全民找铀矿……各重点高校均开设放射化学专业。然而到了80年代后半期,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事故,和“冷战”结束等原因,我国的核科学和核技术,以及放射化学和全世界一样都走到了低谷。那一时期,由于经费偏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优秀研究人员改行,一些放射化学实验室和教研室改名。可喜的是,现在放射化学又处于恢复性增长中,其主要推动力是能源供应、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需求,同时也是放射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求。
?
我国放射化学的百年历程,可以1949年为界点大致分为两段: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今。
?
先辈开山铺路:3人领衔
?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50年中,中国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对我国的放射化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放射化学老前辈有3位,即郑大章、杨承宗和肖伦。
?
中国最早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人和放射化学的开创者居里夫人有着直接关系,他就是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郑大章。郑大章先生1904年生于安徽合肥,1922年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在取得学士学位后,成为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研究生。1933年12月,郑大章获得法国国家理化学博士。1935年,他受严济慈聘请,回国筹建中国镭学研究所,开展放射化学研究。郑大章是镤化学专家,当时他的学生有曹友德、杨承宗、李鉷和侯灏。研究所1936年从北京迁至上海。研究组从大量的铀盐中分离出放射性很强的β源。1941年8月14日,郑大章突发心脏病,逝世于苏州,时年37岁。郑大章英年早逝,他是中国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第一人。
?
杨承宗先生是郑大章的学生,是至今还健在的一生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老前辈。杨承宗1911年生于江苏吴江县,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从1934年起就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铀矿中镤对铀的放射性比例。1946年受居里夫人的长女伊来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支持,杨承宗1947年初到法国巴黎居里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用离子交换法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1951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他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