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8讲.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8讲

第8讲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1.(2013·海南卷,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 菠菜绿叶富含叶绿素,可用作提取叶绿素的材料,A正确;加入碳酸钙可避免研磨过程中液泡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B正确;用乙醇提取到的叶绿体色素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C错误;研磨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为了研磨更充分,D正确。 答案 C;2.(2017·河北冀州中学第二次段考,41)如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色素时,要加入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 B.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 C.实验结果①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 D.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 解析 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而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A正确;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错误;实验结果①色素带不同,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C正确;实验结果②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D正确。 答案 B;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异常现象分析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吸收光 谱图示 及说明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外膜;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经典实验分析)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1)恩吉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提示 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 (2)两实验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提示 恩吉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 ;1.(2017·全国卷Ⅲ,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在蓝紫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A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CO2的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均可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C正确;根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答案 A;2.[2017·江淮十校联考(三)]下图表示光合作用时ATP形成的图解,图中b6f复合体能将叶绿体基质中的质子(H+)转移到类囊体腔内,该过程需要依赖水光解时产生的电子(e-)的推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质子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腔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光合作用中ATP的合成会降低类囊体内外的质子浓度差 D.物质X既具有催化功能又具有运输功能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质子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腔内的运输需要“依赖水光解时产生的电子(e-)的推动”,说明推动质子进入类囊体腔内的动力不是浓度差,而是能量(这个能量不一定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能是电能或其他能量),同时需要载体(b6f复合体),应为主动运输,B错误。 答案 B;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 ;(2018·湖北鄂西部分优质高中联考,5)以下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得不到相应实验结果的是(  ) A.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处照射5 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C.将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解析 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只含有色素,不能完成光反应,也不能产生淀粉,A错误;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观察时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B正确;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导致连续光谱相应区域变暗,C正确;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4CO2中的14C元素可转移到淀粉中,故产物中可检测到14C,D正确。 答案 A; 恩吉尔曼实验方法的巧妙之处 (1)巧选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2)巧妙排除干扰因素: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3)巧妙设计对照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    ;【即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