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灭菌完毕降温及后处理 待压力降至0时,慢慢打开放气阀,开盖,立即取出灭菌物品,但在压力未完全降至0处前,不能打开锅盖,以免培养基沸腾将棉塞冲出;也不可用冷水冲淋灭菌锅迫使温度迅速下降。所灭物品开盖后立即取出,以免凝结在锅盖和容器上的水滴弄湿包装纸或落到被灭菌物品上,增加染菌率。斜面培养基自锅内取出后要趁热摆成斜面,灭菌后的空培养皿、试管、移液管等需烘干或晾干。若连续使用高压锅,每次需补足水分,灭菌完毕,除去锅内剩余水分,保持灭菌锅干燥。 * 6、注意事项 6.1灭菌前 清洗: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物品洗涤后,应干燥并及时包装。 包装:包装材料应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入。 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 * 装载 :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90%。 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必须将不同类物品装放在一起,则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 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相互间均应间隔一定距离以利蒸汽置换空气。 * 金属包应平放,盘、碟、碗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纤维织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在下层,织物包放在上层,物品装放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吸入较多的冷凝水。 * 6.2灭菌后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湿包和有明显水渍的包不作为无菌包使用。 开包使用前应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作为无菌包使用。 * 灭菌包落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占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当怀疑或发现有污染可能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物品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以防再污染。 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的物品混放。 * 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册,记录灭菌物品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等。 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0-25厘米,离天花板50厘米,离墙远于5厘米处的载物架上,顺序排放,分类放置,并加盖防尘罩。 对于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一般建议,温度25℃以下10-14天,潮湿多雨季节应缩短天数。 * (二)无菌试验 可抽取少数灭过菌的培养基置37摄氏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若无菌生长,即视为灭菌彻底,可保存备用。 * 五、实验报告 说明高压蒸汽灭菌原理、适用范围。用简练方法表示操作过程及操作关键。 * 六、思考题 1.高压蒸汽灭菌的关键为什么是高温而不时高压?高压蒸汽灭菌前为什么要将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灭菌时为什么人不能离开工作现场?灭菌完毕后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品? * 2.染菌或接种有微生物的培养基或培养皿为什么不能直接洗涤而需先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或锥形瓶内含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如何处理? * 3.对含糖(如葡萄糖或乳糖等)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应采用多大压力,多长时间灭菌为宜? 4.对血清、噬菌体浓缩液、氨基酸溶液、维生素溶液能否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应采用何种方法除菌为宜? * 谢谢! * 湿热灭菌 (3)间歇灭菌法:又称分段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 方法是:将待灭菌的培养基在100℃下蒸煮30-60min,以杀死其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然后置室温或20-30℃下保温过夜,诱导残留的芽胞萌发,第二天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如此连续重复3天,即可在较低温度下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例如,培养硫细菌的含硫培养基就是应用间歇灭菌法灭菌,因为其中的元素硫经常规的高压灭菌(12l℃)后会发生熔化,而在100℃的温度下则呈结晶状。 * 间歇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使用间歇法灭菌时必须在灭菌物里外都达到100℃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间歇法灭菌时应在每次加热后,迅速降温,然后在室温放置24h,再第二次加热。如果降温慢,往往使未杀死的杂菌大量滋长,反面导致灭菌物变质,特别是包装过大时,靠近中心部分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 湿热灭菌 (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有些食物会因高温破坏营养成分或影响质量,如牛奶、酱油、啤酒等,所以只能用较低的温度来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这样既保持食物的营养和风味,又进行了消毒,保证了食品卫生。该法一般在62°C,30分钟既可达到消毒目的。此法为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创,故名为巴氏消毒法。 * 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低温消毒法,具体的处理温度和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在60-85℃下处理15-30min。具体的方法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较老式的,称为低温维持法,例如在63℃下保持30min可进行牛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