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矿物质技术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锌 Zincum,Zn 生理功能 吸收与代谢 缺乏症 DRIs 食物来源 (一)锌的生理功能 含锌金属酶和锌依赖酶 调节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 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味觉形成 免疫活性 激素 (二)锌的吸收与代谢 植酸、膳食纤维、铜、镉、钙和亚铁离子妨碍锌在小肠的吸收 Vit D、柠檬酸盐有利于锌的吸收 锌主要从肠道排出(90%) 锌在体内60%存在于肌肉中,30%存在于骨骼中 (三)锌营养状况评价 血锌 血清 白细胞 红细胞 发锌 唾液锌 酶活性 金属硫蛋白 (四)锌缺乏 味觉障碍 生长发育不良 胃肠道疾患 皮肤疾患 眼科疾患 免疫力减退 性发育或功能障碍 认知行为改变 孕期锌缺乏 妊娠反应加重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分娩合并症增多 胎儿畸形率增高 (五)锌毒性 见于职业中毒、医疗用药或误服 锌毒性与其盐形式有关,ZnSO4、ZnO相对无毒,ZnCl2对细胞有较强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主要表现胃肠道刺激作用 慢性毒性可导致贫血、免疫功能下降以及脂蛋白水平改变等,并常继发铜缺乏 (六)中国居民膳食锌参考摄入量 AI:mg/d 0.5~ 8.0 1~ 9.0 4~ 12.0 7~ 13.5 11~ 男18.0 女15.0 14~ 男19.0 女15.5 18~ 男15.5 女11.5 特殊人群AI: 孕妇 11.5+ 5 乳母 11.5+10 UL:mg/d 18~ 男 45 女 37 (七)锌的食物来源 极好来源 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 丰富来源 干果类、谷类胚芽、麦麬 良好来源 干酪、虾、燕麦、花生酱、花生 微量来源 一般植物性食物、奶制品 碘 Iodine,I 概述 生理功能 缺乏与过多 膳食参考摄入量 食物来源 (六)钙过量 肾结石 奶碱综合症(是指高钙血症和伴随或不伴随代谢性碱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的征候群,临床上碳酸钙与牛奶同时服用以及过多服用碳酸钙以及其他服用无机钙时发生的一种症侯群。 ) 干扰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铁、锌、镁、磷,等 (七)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适宜摄入量(AI) 成年人(18~): 800 mg/d 老年人(50~): 1000 mg/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000mg/d 特殊人群AI 0~: 300 0.5~: 400 1~: 600 4~: 800 11~:1000 孕妇:1000~1200 乳母:1200 (八)钙的食物来源 ***钙含量及吸收利用率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豆类及其制品、深色蔬菜、小鱼小虾、硬果类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硬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钙 含钙丰富的食物(mg/100g) 食 物 含 量 食 物 含 量 食 物 含 量 虾皮 991 苜蓿 713 酸枣棘 435 虾米 555 芥菜 294 花生仁 284 河蟹 325 雪里蕻 230 紫菜 264 泥鳅 299 苋菜 187 海带(湿) 241 红螺 539 乌塌菜 186 黑木耳 247 河蚌 306 油菜苔 156 全脂牛乳粉 676 鲜海参 285 黑芝麻 780 酸奶 118 磷 Phosphorus, P 分布 生理功能 吸收与代谢 膳食参考摄入量 食物来源 (一)磷的分布 P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 成人体内约含600~900g,约1%BW 主要存在形式:羟磷灰石 人体磷的分布 (二)磷的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牙齿和软组织成分 参与能量代谢的储存和释放 参与酶的组成 参与物质代谢 调节酸碱平衡 (三)磷的吸收与排泄 吸收 部位:小肠为主,60~70% 形式:无机磷酸盐 影响吸收的因素 促进:Vit D、合理的钙磷比例 抑制:膳食中植酸、钙、镁、铝、铁等 排泄 部位:肾 调节:甲状旁腺素调节肾小管的吸收和排泄 (四)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成人及孕妇 适宜:700mg/d 最高:3500mg/d 最适钙磷比例1:1 食物来源: 在动植物食品中分布广泛 丰富来源: 瘦肉、蛋、奶、动物内脏 海带、紫菜 坚果类、粗粮等 8.2.3 镁( Magnesium ) (1)概述 人体内含镁约20-28g,3/5存在于骨骼,2/5存在于肌肉和软骨组织 镁主要分布在细胞内,细胞外不超过1% 镁在红细胞及血浆中主要以结合镁(32%)、游离镁(55%)和镁盐(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